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治疗 >> 女客那点事女人的一生
女性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一.一个女孩是从哪里来的?女孩是怎么形成的?
每一个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当23,X的精子先生碰到喜欢自己又愿意接纳自己的23,X的卵子小姐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受精卵,一个女孩就开始诞生了。
受精卵是由父系和母系来源的23对(46条)染色体组成的新个体,其中一对染色体在性发育中起决定性作用,称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X与Y决定着胎儿的性别,即XX合子发育成女性,XY合子发育为男性。
在胚胎的第6周后,原始性腺(具有转化成卵巢和睾丸的能力)开始分化。若胚胎细胞不含Y染色体即无H-Y抗原(形成睾丸的决定因子)时性腺分化缓慢,至胚胎8~10周性腺组织才出现卵巢的结构。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为初级卵母细胞,性索皮质的扁平细胞围绕卵母细胞构成原始卵泡。卵巢形成后,因无雄激素,无副中肾管抑制因子,所以中肾管退化,两条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女性生殖道。
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女性胎儿在母体内受到胎盘及母体卵巢所产生的女性激素影响,出生的新生儿外阴较丰满,乳房略隆起或少许泌乳。出生后脱离母体环境,血中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这些生理变化短期内均能自然消退。
这样一个女孩就诞生了!
二.蹦蹦跳跳的儿童期
从出生后4周到12岁左右称为儿童期。
这个阶段体格发育速度已经减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好奇、爱问、喜模仿、知识面迅速扩大,能做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比如穿衣、吃饭和洗漱等。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会讲故事、背儿歌、跳舞蹈。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的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
儿童早期(8岁之前)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这与下丘脑、垂体对低水平雌激素(≤10pg/ml)的负反馈及中枢性抑制因素高度敏感有关。此期生殖器为幼稚型。阴道狭长,上皮薄,无皱襞,细胞内缺乏糖原,阴道酸度低,抗感染力弱,容易发生炎症;子宫小,宫颈较长,约占子宫全长的2/3,子宫肌层亦很薄;输卵管弯曲且很细;卵巢长而窄,卵泡虽能大量自主生长(非促性腺激素依赖性),但仅发育到窦前期即萎缩、退化。子宫、输卵管及卵巢位于腹腔内。在儿童后期(约8岁之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抑制状态解除,卵巢内的卵泡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影响有一定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但仍达不到成熟阶段。卵巢形态逐步变为扁卵圆形。子宫、输卵管及卵巢逐渐向骨盆腔内下降。皮下脂肪在胸、髋、肩部及耻骨前面堆积,乳房亦开始发育,开始显现女性特征。
三.羞答靓丽的青春期
青春期是儿童到成人的转变期,是生殖器官、内分泌、体格逐渐发育至成熟的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此期是人生体格发育的第二次飞跃,并由于内分泌发育而出现了性发育,由此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由一个蹦蹦跳跳、懵懵懂懂的儿童,变成了一个青春靓丽、羞羞答答的美少女。
青春期发动通常始于8~10岁,此时中枢性负反馈抑制状态解除,GnRH开始呈脉冲式释放,继而引起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性激素水平升高、第二性征出现,并最终获得成熟的生殖功能。青春期发动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此外,尚与居住的地理位置、环境、营养状况及心理精神因素有关。
女性青春期第一性征的变化是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卵巢增大,卵泡开始发育和分泌雌激素,生殖器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阴阜隆起,大小阴唇变肥厚并有色素沉着;阴道长度及宽度增加,阴道黏膜变厚并出现皱襞;子宫增大,尤其宫体明显增大,子宫体与宫颈的比例为2:1;输卵管变粗,弯曲度减小,黏膜出现许多皱襞与纤毛;卵巢增大,皮质内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致使卵巢表面稍呈凹凸不平。此时虽已初步具有生育能力,但整个生殖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善。
除生殖器官以外,其他女性特有的性征即第二性征包括:音调变高、乳房发育、阴毛及腋毛分布、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以及胸、肩部皮下脂肪增多等,这些变化呈现女性特征。
青春期按照顺序先后经历以下四个不同的阶段,各阶段有重叠,共需大约4.5年的时间。
1.乳房萌发:这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一般女性接近10岁时乳房开始发育,约经过3.5年时间发育为成熟型。
2.肾上腺功能初现:青春期肾上腺雄激素分泌增加引起阴毛和腋毛的生长,称为肾上腺功能初现。阴毛首先发育,约2年后腋毛开始发育。该阶段肾上腺皮质功能逐渐增强,血液循环中脱氢表雄酮(DHEA)、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和雄烯二酮升高,肾上腺17α-羟化酶和17,20-裂解酶活性增强。肾上腺功能的初现提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雄性激素轴功能近趋完善。
3.生长加速:11~12岁青春期少女体格生长呈直线加速,平均每年生长9cm,月经初潮后生长缓慢。青春期生长加速是由于雌激素、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分泌增加所致。
4.月经初潮: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月经初潮平均晚于乳房发育2.5年时间。月经来潮提示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足以使子宫内膜增殖,雌激素达到一定水平且有明显波动时,引起子宫内膜脱落即出现月经。由于此时中枢对雌激素的正反馈机制尚未成熟,即使卵泡发育成熟也不能排卵,故月经周期常不规律,经5~7年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后,月经才逐渐正常。
此外,青春期女孩发生较大心理变化,出现性意识,情绪和智力发生明显变化,容易激动,想象力和判断力明显增强。
四.初为人母的生育期
生育期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时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此期女性性功能旺盛,卵巢功能成熟并分泌性激素,已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各部及乳房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指出了女性的生育年龄为二七(14岁)到七七(49岁),并且指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三七(21岁)到四七(28岁),而生育能力明显下降年龄为五七(35岁)。
现代研究也显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1岁到30岁,35岁生殖能力仅仅为25岁的50%,38岁生殖能力为25岁的25%,40~42岁女性生殖能力为25岁的5%。所以,女性最好在21岁到30岁完成生育。
别烦我,绝经了!
五.绝经期可分为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
绝经过渡期是指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可始于40岁,历时短至1~2年,长至10~20年。此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明显减少且易发生卵泡发育不全,因而月经不规律,常为无排卵性月经。最终由于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导致卵巢功能衰竭。月经永久性停止,称绝经。
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80%在44~54岁之间。尽管人均寿命已明显延长,但绝经年龄却变化不大,暗示人类绝经年龄主要取决于遗传。
以往一直采用“更年期”一词来形容女性这一特殊生理变更时期。由于更年期定义含糊,年WHO提出废除“更年期”这一术语,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一词,将其定义为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在围绝经期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可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抑郁或烦躁、失眠等,称为绝经综合征。
绝经后期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在早期阶段,虽然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但卵巢间质仍能分泌少量雄激素,后者在外周转化为雌酮,是循环中的主要雌激素。一般60岁以后妇女机体逐渐老化进入老年期。此期卵巢功能已经完全衰竭,雌激素水平低落,不足以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生殖器官进一步萎缩老化。骨代谢失常引起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赞赏
长按早期如何治疗白癜风好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zz/9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