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饮食 >> 学术纵览异体输血是全髋膝关节置换术
异体输血是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医院杨丽云乐爱平编译
背景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晚期退行性或炎性关节炎患者,以减轻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且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然而,有研究显示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是致命性的,包括围手术期失血。为了避免关节置换术中主要并发症急性失血的发生,手术过程中往往需要异体输血。已有研究表明,2%-70%的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了输血。
有研究显示异体输血会增加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但不同研究中感染定义(如:手术部位感染、尿路感染、肺炎,败血症)各不相同。因此,我们不能明确断定异体输血是否与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显著相关。本研究拟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设计,以评估同种异体输血是否与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1.数据来源和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三个在线电子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的对照试验,未限制出版语言、研究期间或样本大小,检索时间截止年12月30日。
初步检索标题和摘要的关键词包括“输血”、“感染”、“关节成形术”、“假肢”,随后对相关文献和参考书目进行手动搜索。整个检索过程是根据PRISMA准则分四个阶段进行。
2.研究纳入
纳入的研究应符合下列标准:(1)在年12月之前进行的;(2)提供了手术部位感染的简明定义,没有包括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肺炎,尿路感染;(3)研究结果为同种异体输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只有自体输血或未输血)。
3.数据抽取与质量评估
本研究对所选文章的全文进行分析,对所选研究的研究特点、设计、样本量、关节置换术类型、输血类型、感染定义、随访期、出版年等信息进行提取,使用Newcastle-Ottawa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研究,对3个领域的偏倚风险进行了评估:(1)研究组的选择;(2)组间可比性;(3)确定暴露和结果。
根据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得分越高质量越高,认为评分≥7的研究具有低偏倚风险,4至6分有中度偏倚风险,分数4有高偏倚风险。随访3个月。纳入研究文献评分情况见表1。
表1Meta分析的NOS风险评估量表的偏倚评估研究
4.结局指标定义
研究主要结局为随访期间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集中于手术部位周围的感染,如浅表皮下感染或深部假体感染,且排除了广泛性感染(如尿路感染、败血症、肺炎、静脉炎)。
结果1.本研究共检索到在线数据库中的篇引文,回顾了19篇文章的全文,并按照纳入标准纳入了6项研究,见图1。
图1研究纳入筛选流程图
2.纳入的6项研究共包括例患者,其中异体输血组例(32.2%),自体输血或未输血组例(67.8%)。未输血亚组分析显示,5个研究中共名患者中的例(31.8%)是同种异体输血患者(31.8%),(68.2%)名患者为未输血组患者。
表2纳入研究的特征
3.对例全膝、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meta分析显示:同种异体输血组与自体或未输血组分别为2.88%和1.7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同种异体输血组有较高的患病率(OR=1.71,95%CI:1.23-2.40)和中度异质性(I2=50.6%)见图2,漏斗图显示无手术部位感染的出版偏倚,见图3。
图2异体输血组与自体或未输血组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比较
图3异体输血组与自体或未输血组评价文献偏倚分析
4.对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同种异体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3%和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同种异体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相比,有较高的手术部位感染率(OR=1.55,95%CI:1.11-2.17)和较小的异质性(I2=11%),见图4。漏斗图表明,没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表偏倚,见图5。
图4异体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比较
图5异体输血组与未输血组评价文献偏倚分析
结论异体输血是全髋关节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部位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骨科外科医生应该努力减少全膝关节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异体输血的需要。
参考文献KimJL,ParkJH,HanSB,etal.AllogeneicBloodTransfusionIsaSignificantRiskFactorforSurgical-SiteInfectionFollowingTotalHipandKneeArthroplasty:AMeta-Analysis[J].TheJournalofArthroplasty,,32(1):-.
回复“资源”可获得本文原文文献资源
回复关键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yy/1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