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班欢欢的表姐钟老师是一位专业的足部检验员。发现孩子有足部问题,家长都带孩子去找她纠正。年6月28日下午,钟老师带着逼真的足部模型来到小三班,给孩子们组织了一个精彩的关爱足部健康活动。

钟老师用一个小故事引入活动主题,吸引孩子兴趣,并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讨论:为什么哥哥经常摔跤?为什么才玩一会,哥哥的脚就会很累和很痛呢?为什么一起玩的妹妹却不会这样?

在大家疑惑的眼神下,钟老师用直观形象的PPT图片告诉大家原因,让孩子们初步认识正常足和扁平足的基本形状和特点。认识了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让孩子疼痛、父母心疼的扁平足究竟是何方神圣?

认识扁平足

足部模型一出现,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第一次看见这种模型,好新鲜啊!接着,钟老师着重给大家介绍了模型的足弓部分,让孩子知道正常足和扁平足的不同的地方。

“钟老师,我可以摸一摸它吗?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都想摸一摸正常足和扁平足的足弓部分,感受一下它们的不一样。

1

2

2

3

3

4

5

“那我的脚是扁平足还是正常足呢?”

“我的脚底也是弯弯的哦”

“钟老师,你来帮我摸摸看。”

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小脚丫后,钟老师又请我们讨论了:脚丫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部位,它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丫呢?

“脚丫可以走路。”“可以跑步。”“可以像小白兔一样蹦蹦跳跳。”“有脚丫就可以去攀爬墙玩。”……

“脚趾甲长了要请爸爸妈妈剪。”“不要穿臭袜子。”……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原来他们已经知道了脚丫是自己的好朋友,还懂得了一些保护它的办法呢。钟老师提醒孩子们:如果从小不爱护好足部,足部也是会生病,会受伤,严重的还会让足部无法行走。想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脚,我们将要如何行走?

接下来钟老师还考验了大家:这两张图片分别是扁平足还是正常足呢?帮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然后把它们分分类吧。

这次活动在愉快的涂色和分类中结束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钟老师和她带来的足部模型,还问钟老师:你还有别的模型吗?下次可以带来给我们看吗?

希望钟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足部健康知识,让我们真正做到:关爱足部,从孩子抓起!

附足部知识

什么是扁平足?

扁平足通常称为胫后肌腱功能不全,又称平足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板足、平足、扁平外翻足,泛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足弓塌陷低平甚至消失,患足跟外翻、足外展无弹性,在行走和站立时容易出现足部疲乏和疼痛症状。

如果足弓不健康,足型不正常,将会影响足部的支撑与平衡功能,使足部以上的骨骼系统出现对线不良,从而导致膝、髋、骨盆、脊柱椎体各等部位出现问题。如:扁平足易造成X型腿、舟骨下陷、拇外翻、跖痛症、足跟痛、腰肌劳损等危害;高弓足易造成O型腿、长短脚、脊椎侧弯、足底筋膜炎、蹠骨炎、膝关节疼痛等危害……

平时有类似困扰的家长建议可以自己检查一下自己的足弓是否异常。青少年如果发现扁平足,建议尽早干预。医院检查外,也可以通过两个简单的方法初步进行自我筛查:

01

站立直视法

站立时从足的内侧方观察足部是否具有弓形。一定要是站立位时观察足弓,因为非站立位不负重,姿势型扁平足往往也会呈现出足弓的弧度,让人误以为足弓正常。

02

足印检查法

在深色地板或不吸水的地面,用足底沾水或白粉印记,观察足底印记的形状。

在学步前期,建议孩子赤脚行走;在学步初期,则建议穿着硬底鞋以保护足弓,预防扁平足的发生。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应该穿软一点的鞋子才舒服,这其实不利于学步期孩子足部的发育.平时也可以有意识练习用足底外缘着地行走,避免足部长期处于一种姿势,防止足部疲劳,适当的跑跳动作有助于锻炼足部肌肉,减轻韧带负担。需要提醒的是,少年儿童不宜穿有跟的鞋,特别是女孩要避免模仿大人穿高跟鞋。关爱孩子足部健康,让孩子拥有健康足部!

图文:徐超媚

排版:李园莉

审核:岑明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yy/121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