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作者原创翻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

骨今中外

原文标题:Biplanedouble-supportedscrewfixation(F-technique):amethodofscrewfixationatosteoporoticfracturesofthefemoralneck.

原文作者:OrlinFilipov

原文出处:EurJOrthopSurgTraumatol.Oct;21(7):-

股骨颈骨折的双平面螺钉F形固定技术

目前临床主流的股骨颈固定方式为平行空心钉固定,文献报道20-42%患者效果不满意,可能的原因主要为抗剪切力不足,股骨颈的外展角决定了其存在较大的剪切应力,并且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股骨颈骨折,需要较强的皮质支撑固定,而传统空心钉固定方式进钉点靠近股骨大转子,该处皮质强度不足。保加利亚的Orlin介绍一种对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的新技术,及双平面双支撑固定技术(F技术)。

手术方法

该方法采用直径7.3mm空心钉治疗GaedenⅠ-Ⅳ型骨折。牵引,内旋内收患肢,确保解剖复位。

第一枚导针正位位于股骨大转子下5-7cm,侧位位于股骨颈前后缘前1/3,与股骨干呈度-度角向由前下向后上走形,至股骨头后1/3。

第二枚导针正位进针点位于第一枚导针进针点上2-4cm,侧位进针点位于股骨前后缘后1/3,与股骨干呈度-度角,由后下向前上走形,侧位至股骨头前1/3,正位至股骨头下1/3。

第三枚导针正位位于第二枚导针进钉点近端1-2cm,贴近大转子起始部,与第二枚导针平行,导针侧位位于股骨头前1/3,正位位于股骨头上1/3。

导针在穿过较厚的股骨干皮质时容易改变方向,因此需要使用空心套筒固定导针方向。首先置入中间和近端螺钉(即第二枚和第三枚导针),因为这两根导针方向与骨折线垂直,能够起到加压作用,然后放松牵引,再次拧紧螺钉,最后置入远端螺钉(第一枚导针)。术后处理:扶双拐4-6月。

图F技术固定后的正侧位片

临床结果

本组病例共例,随访8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76.9岁(38-99),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1例,Ⅲ型9例,Ⅳ型75例。平均随访8.06个月。87例患者骨折愈合,1例患者内固定失效,临床效果满意。根据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中差的病例数量分别为37例、21例、20例、10例。平均评分为84.26。

核心提示

对于老年合并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临床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但对于要求保髋患者及并存严重合并症患者存在较大手术风险时可采用空心钉固定治疗。传统空心钉固定老年合并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多出现明显短缩及退钉,继发臀肌力量下降及内固定尾端对局部软组织刺激及跛行症状。

F技术固定股骨颈骨折这一固定方式的特点在于3枚螺钉在两个平面上固定股骨颈骨折,远端螺钉可以在偏下方股骨皮质较厚处固定,也因此获得了远近端两处固定支点。远端螺钉进钉点偏下,且与股骨干角度更大,因此能够使用更长的螺钉,结合远端螺钉皮质较厚,固定点作为一个良好的支撑点,且远端螺钉沿压力方向走形,使其起到较好的抗压和支撑作用,骨折断端不易出现短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呀
白癜风影响力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ys/86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