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诊断 >> 根健跑姿跑马季,跑步教练林跟腱助力多
下半年以来,随着马拉松比赛黄金季节临近,各种赛事官方训练营遍地开花。其中,今年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协会还首次推出浙江马拉松系列训练营(共10站)。
跑步教练林跟腱与比戈体育携手,助力了其中多场训练和讲座活动。
现场花絮7-27浙马训练营慈溪站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9-28湘湖马拉松官方训练营▲
10-13浙马训练营建德站▲
10-21怡宝杭州马拉松训练营▲
而每一次活动,跑步教练林跟腱都以实践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了近年来对业余跑友跑姿问题的总结与思考。
跑步教练林跟腱提到:
“现在业余跑友的跑姿问题普遍可归结为4大类:
坐着跑:伸髋无力,重心向前的趋势弱;
落地方式错误(比如摆动末期膝关节位置过低、膝关节过伸等),加剧“刹车”效应;
触地时间过长:“跑步像竞走”;
“冠状面运动(横向)”过多:如左右摆臂,膝关节不稳,躯干摇晃,骨盆不稳等;
多数跑友长此以往采用不合理的跑姿,不是出现了成绩瓶颈,就是引发一系列与跑姿相关性很高的损伤(如髌股关节综合征、跟腱炎、胫骨骨膜炎、足底筋膜炎、髂胫束综合征等等)。”基于近年来对业余跑友案例的不断积累和总结,对比市场上各大训练机构的亮点和不足,今年跑步教练林跟腱全盘重新整理了技术和专项体能训练体系,力求帮助每一位跑友高效训练、享受跑步!
历次活动部分讲解片段分享
(由于很多涉及具体动作、身体功能的问题不便在推文中描述,更多完整内容以后有机会在现场训练时可以为大家讲解)
跑姿固然值得注意,但更多时候它是低级中枢层面的“自动反射”,以及身体素质和功能的自然反映,不要总是刻意用大脑去控制它,否则很容易破坏了整个周期性动作的流畅、协调。何况我们要重复成千上万次的动作,不是一两次!最好是通过专门设计的体能训练,改变身体素质和形成动力定型,以此来诱导跑姿的自然改变,而不是一边跑一边下意识控制。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要分享很多力量训练,看似和跑步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这是最有效的技术提升手段。
只要整体技术比较协调、放松,不要过于纠结步幅、步频等数据,也不要过于追求某一种(高步频或大步幅)风格,目前的技术风格一定是最适合自身的。步频过低的跑友可以略微加快步频,但没有必要改成高步频的跑法。
脚前掌落地还是脚后跟先落地更好?多数跑友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但其实触地模式不仅局限于踝关节、脚掌,而是包括了髋、膝、踝整个链条的“摆动模式”。我认为落地时髋关节、膝关节的角度更重要,比如髋关节伸展不足、膝关节过伸,就会形成“过度跨步”、落地点超前的一种错误跑姿,这样无论脚前掌还是脚后跟落地都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力。
髋关节在跑步中十分重要,很大一部分的跑姿问题都涉及到髋部功能的薄弱。
跑姿是一个连贯的动态过程。相比静态姿势(比如前倾角度、落地点位置等),我更关心的是动作速度或关节角速度的变化。
匀速跑阶段,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ys/1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