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病因 >> 读乐亭故乡忆事玩儿趣假枪真放
儿时,村里常驻八路军区小队,队长有手枪。耳濡目染中,孩子们对手枪就产生了兴趣。真枪弄不到,就模仿做假枪。桂头家大人是木匠,在大人的帮助下,桂头第一个做出了假手枪。这支手枪先用木板锯成大荒子,接着用木锉打磨光滑,最后涂上黑色,从外表看已跟真枪相似。于是就一传俩俩传仨,大家争相做木板手枪。这当儿,有的小朋友用铅笔将手枪涂上一层铅,木手枪呈银灰色,锃亮,外型更像真枪了。举起这手枪合上一只眼瞄准儿,嘴里发出“啪啪”的响声,倒也有一番情趣。
假的就是假的,没过多久大家就玩儿腻了,开始摸索着向真家伙过度。我找来一个子帽筒儿,在其后部凿出一个小眼儿,将木枪前上部挖出一个槽儿,把子帽筒儿眼儿冲上嵌入槽里,再用铁丝从子帽筒儿前后分两道儿和枪杆拧紧,最后找一节儿铁条弯成耳朵型,一头儿钩在枪把儿下面的槽内,一头儿钩住子帽筒儿的眼儿。想放枪时,把一个炮仗拆开倒出火药,取一部分装到子帽筒儿(枪筒)里,用棉花塞紧,再把铁条移出子帽筒眼儿(抢眼儿),然后剥些洋火头儿上的鳞片放在枪眼儿上,这时伸出胳膊,握手枪的手挤压铁条,铁条上头儿滑到枪眼儿处将磷片击出火花儿引燃枪筒里的火药,发出“砰”的响声。到此,仿真手枪又进了一步。
枪打响的初期,都是拆炮仗取枪药,一支小炮仗的药能放两枪,一支大炮仗的药能放四五枪。老拆炮仗放枪也不是长久之计呀,我们就学大人的做法自己炒火药。炒火药大体上是三种源料:硝、木炭和硫磺。伙伴儿们齐心协力,首先是分头儿去扫硝,专找旧房子、旧猪圈、旧牲口棚起碱的地方扫硝土、刮硝面儿,集中起来加水搅和,硝溶在水中,再把这些水熬干,硝就落在了锅底。再把已经研细了的木炭和硫磺按比例加进来,耖和均匀,火药就制成了,人称黑火药。伙伴儿们你包点儿,他铲点儿,随时就可以放枪了。这事现在说起来很容易、很简单,当年做起来可讲究多了。所用原料比例必须弄清楚,哪样多了或少了都要影响枪药效果。尤其是接触硝和硫磺时,绝对要远离火源,而当几种原料混合成枪药后,即使一颗火星落在上面,也会起火,立马燃尽。竹篮打水一场空还算幸运,酿成火灾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当年邻村一个小子就因为炒枪药不小心把眼眉燎着了,幸亏没伤着眼睛。
从年根儿开始到过年正月儿,伙伴儿们放放自制的小枪,听听响,倒也有些满足感。庄当间儿枪声响了,庄两头儿随即跟着响起来;大庄儿的枪声响了,小庄儿的枪马上附和。枪声“呯呯啪啪”,此起彼伏,增加了几分过年的气氛,孩子们其乐融融,大人们也省下了几个炮仗钱。
枪药基本得到解决以后,我们又在改进小枪上做起了文章。表兄长哥在原来的基础上,将枪杆儿放长了一倍。再找个子帽筒儿,里面灌上水,倒扣在地上,然后用砖头儿凿子帽筒屁股,土挤压水,水顶子帽筒屁股上的引信,到一定压力时引信就会崩出来,子帽筒儿后面出现一个比小米粒稍大些的圆孔(有的子帽筒儿是比小米粒小些的两个孔)。接下来就是把子帽筒固定在枪杆儿前方的浅槽儿上,再将一节儿二寸长、半寸宽的方木板磨光,前头钉上个铁钉,钉帽儿恰好能嵌进子帽筒儿后面的孔内。枪杆儿后部上面及方木板分别凿出凹凸槽,方木板儿能在槽儿内顺溜移动,相当于真枪的枪栓。还有一节儿粗铁条,将两头儿凿扁,弯成s形卡在枪杆后部的轴儿上,两头儿能前后移动,相当于真枪的板机。最后将一节儿橡皮筋儿两头儿分别钉在枪杆前部的两侧,后部兜住枪栓的后端。到此,改进后的枪即成型了。
放枪时,先装好药,用棉花塞紧,再剥下洋火儿帽儿的磷片放在子帽筒儿后面的孔内,然后将方木板儿向后拉,卡在板机上端,最后勾动板机下部,枪栓在皮筋儿的冲力下,顶部的铁钉帽儿将洋火儿磷片打着,引爆枪药,发出“砰”的声响,新款手枪试验成功。这支新款枪从样式到功能更接近真手枪了,大家纷纷效仿。在玩儿兴正浓的时候,正月将过,学校开学了,伙伴儿们恋恋不舍地收藏好小枪,投入到学习之中。
赞赏
长按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软件开发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zl/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