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病因 >> 髋膝文献精译荟萃第55期
本期目录:
1、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间隙平衡技术和测量截骨技术的临床效果:一项包括例病例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的结果
2、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体重变化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3、关节周围围术期抗生素预防:单次用药与多次用药同样有效
4、儿童脑瘫患者骨盆倾斜及股骨头移位
5、站立和仰卧位髋臼覆盖率的变化:基于模型的低剂量双平面X射线平片(BPR)和与CT的比较
6、Beighton评分:一项评估儿童多发关节过度活动的指标
7、Chiari骨盆截骨治疗DDH的长期结果:根据病情分期和股骨头形态确定Chiari骨盆截骨适应症
8、不对称皮肤皱褶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价值
9、股骨头骨骺结节和周围包绕对日常活动期间股骨骨骺稳定性的相对贡献
第一部分:关节置换及保膝相关文献
文献1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间隙平衡技术和测量截骨技术的临床效果:一项包括例病例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的结果
译者:张轶超
背景:对于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间隙平衡技术(GB)和测量截骨技术(MR)的效果如何,目前还存在疑惑。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来研究这两种技术哪个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文研究了20个Meta分析文献,包括例病例。主要通过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来评价治疗效果,其次还包括其它的一些功能评分(如活动范围,WOMAC评分),影像学评测(如股骨假体旋转,总体力线),翻修率,并发症(如感染,松动,不稳)和手术时间。
结果:1年内的KSS功能评分GB技术明显的优于MR技术。但是,但是,平均2.12分的差异小于最小临床有意义差异所要求的6分。1年以后在KSS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上比较均无差异。对于次要结果,MR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GB技术(平均差异值为16.18,P0.)。但当比较两者间的活动范围,WOMAC评分,股骨假体旋转,并发症和翻修率时,GB总的离群值存在明显差异(风险率1.72,P=0.)。
结论:如果手术技术良好,哪种技术都会获得好的结果。每位手术医生都需要懂得每种技术的优势及弱点。
ClinicalOut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zl/10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