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名中小学生调查显示,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会“偶尔被欺负”,另有6.1%的受访者表示,在校“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甚至有被欺凌致死的,来看看一位台湾妈妈的讲述。

建议wifi下观看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近日在全国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依法维护校园安全。积极参与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依法处置校园欺凌和暴力涉及的刑事案件,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下周,四川教育手机报将推出专题,为你讲述各种校园暴力案例,以及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孩子说自己“被欺负”,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需要先明白哪5件事——

1

校园欺凌严重不严重

成人都不能坐视不理

这两年,总有记者们在追问:“这几年,校园欺凌的事件越来越多,你们做过一线实践,快说一说,到底是不是这么严重呀?是不是像数据说的那样呢?”

遇到这样的追问,我们会说:“无论严重不严重,作为成人都不能坐视不理。”

那些一个个数据很容易被淹没掉,可是,如果落在个体生命身上,都可能是大事件。但是,大事件带来的影响无论好与不好,是可以转化的,而这个转化是要靠孩子信赖的成年人,这个成年人的态度和行动起到很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孩子在最初受到欺负,选择求助信赖成年人,得到坚定的支持和帮助,欺负事件可能会得到立即中止或他/她长出能力应对下一次。

如果一个孩子在最初受到欺负,选择求助信赖成年人,但没有得到回应或处理不当,很可能把这个孩子推入被欺负的漩涡,或者失去对成人的信赖。

因此,当真的有孩子跑过来说“我被欺负”,请这个成年人先冷静下来,搞清楚事情经过。如果是孩子真的受到欺负,请成年人要介入和帮助。

2

欺负和冲突是两件事

需要分清对待

了解事件经过很重要,判断究竟是不是欺负也很重要。所以,这其中分清楚孩子之间的“欺负与冲突”是一个关键。

这其中“势均力敌”是一个关键。

冲突是说两个孩子处在是势均力敌的状态,比如,两个个头差不多力气差不多的男孩打架,比如,因为一件事两个女孩之间的争吵。

这里的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力量是处于基本对等的状态,不是明显的一方压过一方。

所以,成长中的冲突是可以发生的,因为孩子们是通过冲突来了解如何与朋友树立边界,如何关系互动,知道拳头重了会伤人,语气重了会失去朋友。

所以,冲突不需要成年人来介入,孩子们会透过冲突调整自己,透过一来一往的冲突学习交朋友,学习建立人际关系。

欺负是孩子之间力量、资源、权力的不对等状态。

比如,一群男生长期持续地打一个男生,比如一个孩子被起侮辱性外号,在告诉对方不能这样叫之后,还不能停止;再比如因为家庭经济状况悬殊,富裕家庭的孩子形成小团体排挤困难家庭的孩子等。

当孩子哭着回家说:“我被欺负”时,家长们先不要火冒三丈冲出门去算账,先问清事情细节,再搞清楚是欺负还是冲突。

3

请不要告诉孩子

被欺负是朋友间的喜欢

有时候,孩子哭着回家说:“我被欺负。”听完之后,如果确定孩子是真的被欺负,如果孩子真的受到了伤害,请不要告诉孩子:“没事啦,他/她这是喜欢你,想和你玩,想和你做朋友。”

这样的话说出来,会让小孩子的脑袋里发生很奇怪的反应,产生混淆感。

为什么喜欢我,要用伤害我的方式?可是,爸爸妈妈从小教我的喜欢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慢慢的,这样的矛盾和冲突会让孩子对于“喜欢”和“友谊”表达的方式很困惑,也会慢慢地,对爸妈失去基本的信赖感。

4

请不要告诉孩子

被欺负是成长中的挫折训练

“被欺负没什么,谁成长中没有受过欺负呀。这会让你更坚强的。”这样的话是不是似曾相识?我们成长里听过,可能现在也会说给更小的孩子听。

可是,孩子们会说,有些被欺负不会自动复原,也不会让人更坚强。

几年前,我们曾经对一群孩子做过一个测试。

问孩子们:“欺负人或被人欺负是我们成长里需要忍受的,也是正常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有孩子选择是。

紧接着一道题问:“受欺负的人可能会受伤一段时间,然而,他们会自动复原。”

这些在上一题里选择“是”的孩子,有的在这道题时,选择了“不是”。

这句我们常说的话是错的,因为儿童青少年抗挫力的提高不是透过被欺负这件事练习出来的。

5

如果孩子被欺负却没告诉你

请从自己找原因

如果有天,爸妈们发现孩子受了欺负,但没有选择告诉自己,请不要火冒三丈大骂一顿。

试着想一想,当孩子受了委屈甚至羞辱,但选择不告诉自己的父母寻求支持,这其中的复杂曲折心路历程更值得爸妈们静下来去想:是什么事情让孩子宁可选择自己扛着,也不愿去找世界上原本最亲近的人?

那份孩子出生时,一片赤诚奔着我们来的热忱和信赖是什么时候丢掉的?

他们的经历

遭遇校园暴力,该如何应对,来看看网友们的亲身经历和建议——

止水:可以说自己就属于被压迫长大的,校园与社会人士的勾结,学校的坐视不理,地方安全的不稳定性,加上父母对于成绩的看重和学生整体思想的简单认知。那时候的我,可以说满脑子都是极端思想,若不是知心朋友,可能仇恨就会变为现实,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心中依旧会不平静。

XL:我觉得治理校园欺凌事件,学校与学生还有学生家长都要努力,家庭,家庭成员很重要,如果家人都暴力,怎么要求孩子呢,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营造有爱的环境,教给孩子爱。学校教导大家有爱,团结,宣传正能量,并且对这种欺凌事件进行正确处理,保护好孩子的心心灵,引导比处罚更重要……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本身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还要有正义感。

小蜀黍yo:上小学时被同学打了,没忍住还手反而把他打趴了。老师说他打你他不对,你还手就是你不对了。然后叫家长,我爸过来知道了事情反手就是一巴掌甩在老师脸上,这老师直接扑上来要打我爸,我爸又是一下给他轮桌上了,办公室老师全来拉我爸,我爸问他,我打你你为什么还手呢?

Free优:多少性侵犯开始于“他只不过是小打小闹”。

大概只有三三三岁吧_:初中男同学把我挂脖的小背心带子解开了,我咬他一胳膊的牙印。有一次打起来,闹到班主任那,班主任问他为什么打架,他说因为我咬他,班主任问又我为什么咬他,我说他把我带子解开了,班主任看向他说,咋不咬死你呢...现在想想,好怀念那个老师...

YOYO:高中时有男生翻女生课桌,翻出姨妈巾在那哄堂大笑,女生急了把姨妈巾拆开,趁他大笑塞他嘴里了,男生在剩下的高中生活再也没欢快起来。

花朵一样鲜艳的蜘蛛:初中时后桌手贱解我吊带(那时小还没戴bra),下课后踢他裆,从此再不敢动我。

卷子娘:很多成年人处理孩子打架的问题都很武断,好像谁先动手打人谁就是错的,但事实是有些被打的人就是活该。

M不是凶手:小时候老师说,他打你不对,如果你还手,就变成你不对了,但是挨了打找老师调解,老师又轻飘飘的一句不要计较就带过了。所以说,靠自己。

来个熊抱:爸妈教育也不够好吗,去弹人家女孩子bra,被打了还觉得自己儿子吃亏了。

阿洛Eleanor:小学的时候一个男生总解我小背心的后背带,我就把他的脸给抓了,一道一道的血痕。那男生哭着去找我们班主任,班主任问清楚了之后,跟我说:他下次再解你接着照脸抓,事情过去十多年了,前几天小学聚会还说起这个事,那个男生也说当时班主任处理的简直太正确,并且也搞不明白自己当初为啥手那么欠。

Turrrrrring:小学时候班主任填那种打疫苗的申请表,我天生有点点遗传疾病,她问我你是不是有精神病,不能打这个针?然后我就瞪着她,被她以不尊重老师为理由请家长。我妈来学校听说了事情经过之后告诉班主任,我的女儿只是一点小病,不过我觉得你有神经病早点治疗比较好。

来金色雨林,做快乐优等生!









































鍖椾含涓鍖婚櫌鏇濆厜
鐧界櫆椋庡彲浠ユ不鐤楀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zl/78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