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髋关节避免关节置换几乎是绝大多数患者的心声,特别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保髋成功率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因不同原因导致病情发展到较为严重的三期患者而言,在治疗选择上却犯了难!

一方面害怕关节置换想保,但又担心病情太过严重,最终保不成功不说,还白浪费钱财;再加上大部分医生都建议关节置换,这让三期患者很是纠结。

其实,任何一种治疗都有其较为复杂的的评判标准的,如果理清楚了这些依据和标准,对于三期患者而言,就能更加明确的治疗了!

1保髋置换的选择依据和标准

骨坏死的治疗主要有保住股骨头和关节置换两大方式,每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都有较为复杂的适应症。至于是保还是换的问题不是完全以疾病分期为依据的。在现实接诊时,我们也见过有些患者即便已经到了三期末,也仍然能通过保髋获得正常的关节,不需要置换;当然也有才刚确诊为三期的患者必须要置换才行;

因此,单纯通过疾病分期来判断是保还是换显然不行,更明确的标准还需从以下两大方面来综合判断:

01更精准的病情判断:

目前临床常用的分期只是一个很笼统大致的病情判断,并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全部病情,就像同一分期的患者,有人病情后期进展迅速,而有些患者可能几年都不会有太大变化。

所以真正能够判断病情的不简单是分期,我们还需要根据坏死的位置、坏死的面积、坏死后的稳定性,以及股骨头根源血运分期等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

①坏死的位置决定了受力点,直接影响骨坏死的愈后。

临床上我们将坏死位置主要分为:中央型、外侧柱型、内侧柱型。按照受力的轻重程度排序依次为:外侧柱型中央型内侧柱型。

换句话说,同一分期的患者,坏死发生在内侧柱的保髋成功率最高!

②股骨头平均坏死面积及稳定性指数,直接决定了坏死后的病情发展速度。

骨坏死不仅是股骨头里面一个面的坏死,而是不规则的立体问题。分期只是对骨坏死一个面的评估,而平均坏死面积和稳定指数则是对整个股骨头问题的立体评估!只有准确计算出平均坏死面积和骨的综合稳定性,才能进行精准疾病的定量判断。

对于同一分期的患者来说,平均坏死面积越小、稳定指数越高的患者,其病情进展的越慢,保髋的效果越好。

平均坏死面积指数检测→←平均稳定指数检测

详情点击了解:股骨头坏死风险超前评估预判:股骨头坏死「稳定性指数」评估

③股骨头根源血运的受损情况,影响了骨坏死治疗后的远期效果。

骨坏死说到底是血运障碍引起的,因此,根源供血的受损情况直接影响着保髋的最终效果,也就是患者担心的“长久”问题。临床上一般根据根源血运受损情况分为三个分期:静脉淤滞期、动脉缺血期和动脉闭塞期。

同一分期的患者,血运受损的越严重,远期效果就越差,反之亦然!

因此,简单以影像分期来定义病情轻重是不科学的。同处三期的患者,有些人综合病情良好,完全具备永久保髋条件;而有些患者的综合情况也许比四期患者还严重,只能关节置换。

所以,是保是换,不在于分期,而在于综合病情。一个没有基于综合病情评估而下的治疗定论,注定是不负责任!

02患者综合情况需求:

疾病好治,病人难医!如果单纯只是从治病的角度考虑,也许没那么复杂,然而,我们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病人。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遭遇、不同的诉求。如果不充分考虑患者作为“人”的诉求,那么再好的“治病方案”也是“不合时宜”。

因此,作为一名合理的医生,在进行方案决策时,还应充分考虑患者综合情况需求,如患者的年纪、患者对于关节的使用程度、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以及患者的家庭情况等多方面情况。

若是患者年纪较轻的话,我们一般是不建议患者进行置换的,因为置换的假体有使用年限,如果过早置换以后将会面临多次置换,给患者的生活及经济带来双重压力;而且置换后很多动作是不能做的,更不能跑跳、髋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对正常工作和生活是会有一定影响的,这也将让年轻患者后续生活的轨迹改变;

而且置换的费用比较高,对于一般家庭条件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经济压力,特别是若置换后出现问题,患者不得不进行关节翻修或再次置换,这时风险和费用相较于之前是成倍增长的,这对于患者及家庭而言都将是更加严重的打击。

总结:

如何选择某一种治疗方法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结合病情的综合情况和个人特点等综合考虑;治病不是只对疾病负责,更应该是对病人负责。不能凭借一个大概的分期,就把原本还有救的股骨头送上了断头台!

2三期骨坏死虽保髋有难度,但不等于没可能!

股骨头坏死三期,相较于早期,病理变化更为复杂,除了血运问题更加多样化外,更核心的是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骨质受损范围扩大。这时进行保髋治疗确实难度更大,但并不代表着不能保!

(1)解决骨坏死供血及骨质两大核心点,多晚的股骨头都还有救!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同样的治疗的话我们也要抓核心,对于骨坏死的治疗,我们需要在综合保髋治疗的前提下,抓住保髋两大关键点:恢复股骨头根源血运,阻断坏死机制;重启骨质修复机制,修复受损骨质,阻断塌陷机制;从根源解决坏死问题,多晚的股骨头都还有救!

(2)三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保髋成功案例分享

股骨头坏死保髋患者分享:

治疗前:左侧股骨头大面积坏死,负重区塌陷明显,软骨面受损,股骨头碎裂,内有囊性变

治疗后:股骨头塌陷区修复,软骨面修复,骨密度增加,有新骨长出,股骨头变圆

股骨头坏死保髋患者分享:

治疗前:坏死区明显,大量囊性变,关节软骨受损

治疗后:坏死区明显缩小,骨密度增加,新骨生成

3原有关节没有那么“坏”,不要轻易推上“断头台”

①“固有观念”、“条件限制”、“省心省事”,导致置换泛滥的三大原因。

现实中,三期患者遇到建议关节置换的情况会比较多。这主要和目前的“现有医疗条件的限制”以及大部分医生的“固有观念”有关。医院主要以接诊综合疾病为主,很难做到疾病的细分,在开展专科保髋方面确实存在条件限制!为此,很多医生接诊也还停留在“只要有塌陷就一定要置换”的固有认知里。此外,也有部分医生为图“省心省事”过分依赖“只需一次交易”的关节置换,而较少考虑病人的综合情况。这些,都是导致目前关节置换手术泛滥的主要原因。

②置换是治疗手段,不是目的!

置换作为将原有的股骨头用假体代替,这确实能够解决原有的坏死问题,但是相对应的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像置换后感染,假体松动、下沉、脱落,以及疼痛等问题,而一点出现这些问题,患者能做的也就是再次进行置换或者翻修,别无他法;

置换翻修

股骨头坏死患者需要知道,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手段,不是目的。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业内还是秉承着“能晚换就晚换,能不换就不换”的国际共识。

③专病专治——给自己关节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在不知道如何选择时,患者朋友们医院去看看,作为专门医院,有着全面的股骨头坏死病情评估体系、专业先进的股骨头坏死技术,在骨坏死的治疗上具有绝对的优势,真正能够有实力、有条件帮助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END

医患携手,科学保髋,共筑股骨头健康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zl/132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