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特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欧美一些国家发病率高达20%以上,我国在^-年进行了全国(除台湾省外)大规模的抽样普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7.75%.年,我国又进行了第3次抽样普查,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88%,较-年有明显增加.在地区分布上,华北、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和西部内陆地区,这可能与地理、气候、种族、环境、饮食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1)在性别、年龄方面,高血压的患病率男性为6.96写.女性为8.4%,女性高于男性。一般来说在3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35岁以后则女性稍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妊娠和更年期内分泌变化有关.从发病年龄上看,小于20岁年龄组为3.11%;20-39岁年龄组为8.6%;50-59岁年龄组为11.38%;60-69岁年龄组为17.23%,说明老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

(2)民族因家,以拉萨的藏族人患病率最高,为17.76%;其次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族,为10.7肠。维吾尔族为1.15%;新班柯尔克孜族为。.63%a;四川凉山彝族人患病率最低,仅为0.34%。

(3)在城市与农村也存在差别.城市高血压患病卒达10.84%,农村为6.24%,究其原因除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生活、工作较紧张外,也与城乡的环境因素差别有关。

(4)我国高血压病发病情况还有以下特点: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高于无高血压病家族史者;肥胖者高于不肥胖者;高盐饮食习惯者高于低盐饮食习惯者,嗜烟酒者商于不啥烟酒者;司机和从事注愈力商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劳动又较少的职业者更易患此病。

3.我闯人民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不足

我国人民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令人担优的是,人群中仅有53%的人测过血压,44%的人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只有30%的人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服药率城市为17%,农村为5万;而得到有效控制的城市为4%.农村仅为1%。可见我国高血压流行具有“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三低气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不规则服药、不难受不服药等特点.

为此,专家们认为:我国目前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应是加强高血压的科普知识宜传,以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认清高血压的危害性。把治疗和预防工作推向广大农村基层,提倡多用简、廉有效的药物,改变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4.高血压已成乃人类第一致死原因

高血压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它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家。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高血压人群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人群。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存在年轻化趋势,并以每年10%的数最不断增加,在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中,由高血压引发的患病率最高,因此而引发的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对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的高血压,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与萦重的。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专家对高血压病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逐步揭示了离血压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高血压病是在各种外界或内在的不良刺激长期、强烈地作用下,引起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使大脑皮质及中枢神经互相调节、平衡的作用遭到破坏,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形成了以血管舒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使全身小动脉广泛痉孪,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增加,血压上升。初期仅为暂时的加压反应,有短暂的血压升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控制,反应会愈来愈经常愈强烈。血压长期逐渐增高,促使主动脉及全身小动脉硬化,这些病变部位又可向大肺皮质发出病理性冲动.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形成恶性循环,引起持久的小动脉痉孪,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恒定升高,从而导致了其他脏器,性疾病逐步加重.

由于高血压已成为人类第一致死原因,因此重视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掌握防治方法,对于有效保障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白癜风医院的最好治疗偏方
白癜风皮肤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zl/13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