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护理 >> 运动篇腰间盘突出康复的10字经,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坏死的一种。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引发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使得股骨头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
髋关节的解剖结构
成人髋关节是一个滑膜球窝关节。包括股骨头和髋臼。股骨头并不是规则圆形,和髋臼仅在负重面上有很好的匹配。股骨头通过股骨头下后方的圆韧带与髋臼连接。
关节囊解剖:成人髋关节囊包绕整个股骨头和大部分的股骨颈,仅股骨颈后外侧部分无关节囊包绕。环形和纵行的纤维束。正常关节囊在伸直内旋位时紧张,而在轻度屈曲外旋位时关节囊内可以容纳最多的关节液
血管解剖:骨内,骨外,营养动脉等构成了股骨近端的血管网。
股骨头的血供
股骨头血供主要来源于旋股内侧动脉动脉。
小孩的股骨近端骨骺由旋股内外侧动脉供应,各占一半。供应股骨前侧骨骺的旋股外侧动脉退化,而旋股内侧动脉的两个主要关节支(后上和后下)成为供应股骨近端骨骺的主要动脉,成人的血供。
旋股内侧动脉是股深动脉的分支。旋股内侧动脉的第一个主要分支在内下方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而后沿着韧带行走向股骨头,成为韧带下动脉。
(血管)
(关节囊)
症
疼痛: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常发生在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部后侧,膝内侧,时常伴有麻木感。
关节僵直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或久坐,早期外展、外旋活动受限。
跛行:早期由于疼痛导致间歇性跛行,中晚期股骨头塌陷导致,儿童更为明显。
骨坏死的检查
体征检查:局部压痛,4字实验阳性,活动受限,肌肉萎缩之类。
影像学检查:
x光:常用,简单,直观,可以反映坏死的范围,部位,塌陷的程度以及增生情况。通过人体时被吸收程度不同成像。
CT:对早期的骨坏死诊断不敏感,可以准确的反映塌陷的情况。x线多方位照射之后排列成像
MRI:对于骨坏死早期的诊断有特异性,可直接诊断早期骨坏死。利用强磁场使体内氢质子运动放出能量,产生射频信号,被释放出之后成像
股骨头坏死的X线表现:
初期:髋关节间隙轻度增宽,主要因关节软骨增宽,股骨头外移所致,1期期:骨密度不均匀,关节表面不光滑,毛糙。
中期:股骨头皮质塌陷的早期征象其内可见死骨、裂隙、硬化和透光区,股骨头压缩变扁平,轮廓不规则,关节腔最初因股骨头变扁而增宽。股骨颈下方出现皮质增厚或骨膜增生,关节间隙可呈不规则变窄,髋臼关节面增生硬化,Sheaton(沈通氏线)不连续,股骨头碎块可成为关节游离体。
晚期:股骨头骨结构完全消失,股骨头明显变扁或覃状变形,内有弥漫或局限性硬化或囊变区,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增粗,可有关节半脱位。髋臼缘和股骨头基底部增生变成骨赘,髋臼关节面出现硬化并囊变,股骨头与髋臼变扁,股骨颈吸收,下肢变短。
股骨头坏死CT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CT检查,是从横断分层观察死骨块的大小,而且可以明确显示囊状改变的大小,股骨头软骨下断裂骨折,股骨头塌陷的部位和塌陷的程度。
(1)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阶段CT检查,X射线片检查还不能确诊时,CT检查就可以看出病理变化。这一时期,股骨头内可以看到多处片状低密度影像,在片状低密度影像中,骨小梁缺少或部分骨小梁被吸收而消失,关节间隙无改变。
()股骨头坏死的中期阶段CT检查,股骨头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状透光区,囊状透光区边缘模糊。同时可见股骨头内,有高密度硬化性死骨。股骨头软骨面不规则的断裂变形,关节间隙宽窄等。
(3)股骨头坏死的晚期阶段CT检查,股骨头内出现大面积的囊状透光区,囊状透光区边缘模糊不清,股骨头内大面积高密度硬化性死骨。股骨头软骨面不规则的断裂变形或软骨消失,股骨头塌陷变形,髋臼外缘增生,髋臼骨质硬化或囊状改变,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
股骨头坏死MRI表现:
早期的骨质坏死,坏死区t1w1上呈均匀或不均匀的等或低信号,tw1上呈中到高信号。
双线征:死骨外周为t1w1呈低信号、tw1呈高信号。
股骨头坏死的原因
1.外伤(髋关节骨折)
髋臼
髋臼骨折:
髋关节脱位:可导致圆韧带血管撕裂,复位不及时,影响供血,成年人坏死率5%,小孩儿5-10%。
股骨头骨折部位,移位程度,骨折线方向,骨折粉碎程度等对骨折治疗均有影响,后期造成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骨坏死。
.激素(肾病,狼疮)
长期超生理剂量或短期过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病、哮喘、肾病、大部分都为双侧的骨坏死。
影响软骨修复,导致血液中细胞变性,堵塞血管。
3.酗酒(长期,大量)
长期大量饮酒造成肝肾慢性损伤。
慢性酒精中毒造成体内血液粘稠,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杂质容易堵塞血管。
酒精中毒造成的骨质疏松也是引发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之一。如发现两髋关节或臀后部、腹股沟区等处疼痛,年龄又在30~50岁,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
4.先天性(发育,先髋)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半脱,全脱。
关节囊牵拉、嵌顿、挤压,导致损伤,受压之后影响供血。
发育不良:扁平髋、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前上部局部受力过大,导致血管损伤。
5.职业病(减压,地下)
航天,飞行,潜水,煤矿等。
减压病:高压环境作业后减压不当。
6.其他疾病后期并发症。
关节炎、强脊炎、退行性、骨结核、骨肿瘤等。
分析观察:
1.关节间隙形态:局限性狭窄、全关节狭窄,强直、增宽、脱位
.关节面改变:硬化、增厚、毛糙,虫蚀状或锯齿状破坏,有无皮质骨折;
3.骨质破坏的部位、范围;
4.坏死骨的形态、大小;
5.囊变区的数目、大小、形态、分布、边缘有无骨硬化;
6.有无关节积液;
7.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块或脓肿的形态、大小、密度;
8.增强后骨内病灶及周围软组织肿块的形态、密度变化等。
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使得骨质松软,从而触发骨变,导致股骨头坏死。
骨坏死病发症
1.骨质疏松:股骨头骨小梁变细,模糊,易骨折。
.肌肉萎缩: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大收肌。
3.软组织粘连:关节间隙变窄,增生、硬化、塌陷。
4.关节僵硬:间隙消失,股骨头外形破坏。
1、时钟定位
?12点——上缘(在侧面,股骨大转子尖部上
缘)
?3点——前缘(腹股沟韧带中点,水平向外2
㎝左右)
?6点——下缘(腹股沟韧带中点垂直向下2㎝
左右,髋臼泪管切迹,有圆A通过)
?9点——后缘(梨状肌中点——骶骨边缘平行
切线的中点与股骨大转子尖部连线的中点,即
梨状肌肌腹与肌腱结合处)
、针刀治疗——松解关节囊
?3点、6点指切法进针刀,逐层深入,遇硬
便切,达关节囊,沿骨缘切割
?9点、1点垂直皮肤进针刀,逐层深入,遇
硬便切,达关节囊,沿骨缘切割
3、椎间盘针治疗
1点位置,针体垂直皮肤刺入,达1点沿
骨缘推切松解;3点6点位置,指切法刺入,
弯曲朝关节缘方向达骨缘,沿骨缘推切;9
点位置,垂直皮肤刺入,弯曲朝关节缘方
向达骨缘,沿骨缘推切。.
4、骨减压治疗
股骨大转子最高点部,针尖稍向上刺入穿透
股骨颈达股骨头,刺入的程度为第一次落
空后又达到坚硬处。
5、拔针刀治疗
?股骨大转子上尖部进针刀,可向后、上、
前缘钝性松解
?股外侧肌中上段
?臀中肌外上缘
6、关节腔冲洗
?冲洗液配制:4℃生理盐水+%利多卡因
10ml(最多不超过0ml)
?冲洗进针部位:3点钟处,用7号或9号穿
刺针40-50ml注药后,在1点处用大号针
头放出,或抽取。
?注:如需要冲洗,先关节腔冲洗再做针刀
7、关节腔注射
?玻璃酸钠(软骨)5次/疗程、阻滞液(滑
膜)
骨坏死后期锻炼
1、锻炼必须动作缓慢,持续有力,逐渐加力。
、锻炼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时间从短到长,次数从少到多,力量逐渐加大。
3、锻炼方法禁止动作过大,用力过猛,禁止强行锻炼,以免造成骨折,筋腱损伤。
4、股骨头肥大,关节间隙消失的患者,应禁止该关节功能锻炼,避免造成损伤。
临床治愈标准
股骨头坏死临床治愈,是指股骨头坏死病人在休息时疼痛症状消失,行走时疼痛症状消失或不完全消失,负重时无疼痛症状或少量负重无疼痛症状,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X光片检查死骨消失,骨小梁形成,骨密度较均匀,股骨头骨组织部分修复,骨代谢稳定,股骨头形态不再继续塌陷与继续破坏。
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和卧床休息后,病情缓解了,急性期过去,便到了恢复腰部功能的康复期。
在这个时期进行适量的腰部锻炼,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腰部锻炼的方法很多,下面向大家介绍的方法适合康复期运用,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这个健腰锻炼法可概括为腰部锻炼“10字经”。
一是悬: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悬垂时要放松腰部和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达到牵拉的目的。悬垂的动作一定要缓慢而轻,避免因跳上跳下操作腰椎。悬垂锻炼要逐渐增加运动量,并持之以恒。
注意事项:动作要轻柔,缓上慢下,尽量让家人在一旁协助保护。
二是撑:
即撑腰锻炼,不适宜做悬垂锻炼者可做撑腰锻炼。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随着双臂缓慢上举的同时用鼻缓缓吸气。双臂高举过头顶,眼看天,腰部向上直撑到最大限度,这时停片刻。然后,随双臂慢慢放下的同时用嘴慢慢呼气。照此法反复做36次,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最好选择空气清新地方做。
注意事项:以自己能够承受的力量做,不要急着来,适应后可逐渐用劲。
三是拱:
即拱腰锻炼。双手扶墙壁或其它物,身体与被扶物要有适当距离。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先稍用力以中等速度向前拱腰向后拱腰,做完前后方向的拱腰为一次,每日做两次,每次做36下。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力度适中。
四是倒:
即倒走锻炼。倒走时要选择平坦而又安全的场地进行退步走。走时要挺胸收腹,平视前方,双手自然前后挥动,尽量少回头,倒退走的速度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每次一般倒走15分钟,每日两次。
注意事项:注意控制速度,小心摔倒。
五是多:
即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运动。如左右侧弯腰、前后大弯腰,左右转腰、晃腰等,每项各做36下,每日做两次。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舒缓,幅度不宜过大。
六是蹲:
即下蹲锻炼。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平举,缓慢深蹲,脚尖着地,脚跟抬起。下蹲要到位,初练下蹲可扶墙等物半蹲,逐渐增加下蹲次数,逐渐做到深蹲。每日做两次,每次下蹲36次。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下蹲要慢,防止摔倒。
七是后:
即腰部后伸锻炼。有统计数据表明,腰椎每天前屈高达到次,但后伸的动作很少,同时,现代人在工作中常常处于前屈坐位,这个体位使腰椎长期处于屈曲位,长此以往,会造成腰椎间盘应力的不平衡,腰椎后韧带过度牵伸,从而引起腰痛。
双臂置于腰部,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在腰部向上直抻的同时腰背向后抻36次,每日做两次。另外仰卧法亦可做腰后伸练习,双臂将上半身尽量撑起,下半身贴床,使腰部尽量后伸,反复做这一动作36次。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防止摔倒。
八是摩:
先按摩肾俞穴(腰眼),用两手分别按揉肾俞穴次以上,后用双手交替敲打此穴各次,最后,稍猫腰用双手握拳同时敲打臀部下,接着用双拳分别敲打胯部次。以上每日做两次。
穴位:第二腰椎棘突下缘旁1.5寸处,即从脐向后对到脊椎旁1.5寸,再往下1寸之所在。
按摩法:脊椎两侧有多处穴位,可沿脊椎两侧由上而下,轻轻扣击背部。
九是暖:
即腰部保暖。患“腰突症”者或腰痛者,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冷时要比常人提前添加衣服,严寒季节要穿毛、棉背心,夏季要做好腰部防潮湿着凉受寒工作,因这些都是腰病发生的诱因。
十是保:
即对腰部的保护。如不久站、不久坐、不负重、不大弯腰(最好以下蹲代替弯腰)、不抱小孩、不坐低板凳、不劳累、不做有损腰部的动作、不睡弹簧软床、不睡过分太硬的床等,不良姿势要纠正。实践表明,“10字经”既是康复“腰突症”的有效非药物疗法,又是防止“腰突症”复发的预防工作。
液针刀疼痛医学
▲长按急性白癜风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jc/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