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哪种好 http://pf.39.net/bdfyy/zjft/150711/4654498.html

总述

患者表现为患足外翻,站立、行走时足弓塌陷,出现疲乏或疼痛,长时间站立或步行加重,休息减轻。患者足印明显肥大,部分患者足外侧形成皮肤褶皱。根据病情的发展可分为初发期、痉挛期和强直期三期,不同时期的表现有所不同。

病情发展

临床上可将平足症的发展分为初发期、痉挛期和强直期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并无明显的界限,其病情亦不一定是按序发展,可能患者发病时即有强直期的表现,亦有病变可以停留在初发或痉挛期。

1、初发期

足部无形态上的改变,在活动或一次较劳累的工作后,感到足底发热、酸痛与乏力。有副舟骨的患者局部有轻度红肿。足部活动正常,少数有轻度内翻限制。一般经过一夜的休息,症状便可消失。

2、痉挛期

如初发期不积极治疗,有的即发展到痉挛期,腓骨长肌(位于小腿)出现强直性痉挛,由轻而重;出现跟骨外翻,前足外展,距骨头部突出于足内侧。这种畸形及早期症状如经充分休息或麻醉后便可以完全或部分消失。在此期间患者行走、站立不能持久。

3、强直期

痉挛期无适当处理,腓骨长肌由于长期痉挛而挛缩,足骨间韧带及足底部各韧带、关节囊也发生挛缩,使骨性结构形成固定的畸形。此时患者足部疼痛可能减轻,但步行、跑跳则更为困难,久之可促发腰、髋、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的发生。

扁平足(flatfoot)又称为平足症,是指足弓低平或消失的一种足部畸形。本病的发生跟发育异常以及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易疲劳和疼痛。本病若不及时治疗,患者足部可能会形成固定的畸形。另外需注意的是,如足弓低平,但其下肢负重线正常,没有症状时,不属平足症,只能称之为平足。

总述

人足部有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前足横弓,正常人行走时足纵弓会保持一定的高度,并有很好的弹性,

能够在人负重行走时缓冲体重对人体的冲击,吸收震荡,保护足部。而扁平足患者在足着地时足内侧纵弓消失,导致足弓的弹性减少或消失。引起这种足弓变化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等,先天性因素主要为发育异常,后天性因素有过度劳损、肌肉萎缩等因素。

基本病因

1、先天性因素

构成足的足骨、肌肉、韧带等结构先天发育不良可导致扁平足的发生。包括跟骨外翻畸形、垂直距骨、足舟骨结节过大、足副舟骨或副骺未融合、先天性足部韧带或肌肉松弛等。

2、后天性因素

(1)长期负重站立,体重增加,长途跋涉过度疲劳,维持足弓的肌肉、韧带、关节囊及腱膜等软组织逐渐衰弱,足弓逐渐低平;

(2)长期患病卧床,缺乏锻炼,肌萎缩,张力减弱,负重时足弓下陷;

(3)穿鞋不当,鞋跟过高,长期体重前移,跟骨向前下倾斜,足纵弓遭到破坏;

(4)足部骨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等;

(5)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脑瘫等疾病遗留;

(6)体重超重或妊娠。

3、遗传

本病可能跟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by/132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