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治疗 >> 保髋系列之三股骨头坏死怎么办
在上一期中,我们分析了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很多朋友浏览后发留言咨询,“如果得了股骨头坏死要怎么办?是不是都需要进行关节置换?”其实不是的,股骨头坏死主张早诊断早治疗。股骨头坏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水肿、硬化、囊变、坏死、塌陷、间隙狭窄到合并骨关节炎,针对不同分期和分型,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只有后期坏死严重时,才考虑行人工关节置换。下面就根据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分型,介绍几种常用的保髋治疗方案。
1、股骨头坏死的分期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有很多,目前国际应用较多的是国际骨循环学会提出的ARCO分期,根据坏死的范围、程度,将股骨头坏死分为0-4期。
股骨头坏死的ARCO分期
2、股骨头坏死的分型
上述分期仅考虑坏死的范围及程度,在临床中还需考虑坏死部位对治疗的影响,目前主要采用CJFH分型。
股骨头坏死的CJFH分型
3、根据不同分期分型的治疗方案
(1)保守治疗
对于I期、轻度II期,M型的坏死,可暂行保护性负重(如扶拐)、理疗、扩血管等药物或活血化瘀中药等,同时定期复查,密切随访,一旦坏死加重应及时手术干预。
(2)经股骨颈通道病灶清除+髓芯减压+骨移植术
对于I、II期,C型坏死,疼痛较轻,坏死范围较局限,影像学上股骨头外观尚未塌陷,可以采用坏死病灶清除+髓芯减压+自体骨移植或带血管/血运的骨移植术,恢复股骨头的强度和支撑能力,避免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加重。
在X线定位下,经皮钻孔行坏死区减压,并经股骨颈减压通道行骨移植打压植骨,填充坏死区。术后原坏死灶消失,患者恢复满意。
(3)关节镜下病灶清除+骨移植术
对于I、II期坏死,如果坏死范围较局限,还可行关节镜下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手术更微创,更快获得术后康复。
关节镜下病灶去除+植骨术
(4)外科脱位+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
对于II、III期,C型和M型坏死,范围局限但已发生轻度塌陷的患者,微创手术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可行外科脱位技术暴露股骨头,清除坏死灶并直视下进行打压植骨,其植骨填充更紧密,打压效果更好,有效恢复股骨头的外形和支撑强度。
术中见股骨头局部坏死塌陷
打压植骨后恢复股骨头形状及支撑强度
术前术前术后
(5)外科脱位+打压植骨+内翻截骨术
对于II、III期的L1型,坏死的部位涉及股骨头的外侧,由于伤及部分负重区,仅仅行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股骨头的支撑强度和负重能力仍是不够的,术后可能依然存在疼痛及坏死加重的可能,对于这部分年轻患者,可以在外科脱位后充分打压植骨的基础上,加行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将股骨头内翻,增加优质骨的负重面积,减少坏死复发的风险。
(6)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
对于II、III期的L2型和部分L3型,坏死的部位主要位于外侧,整个负重区都有受累,股骨头往往更容易、更早期发生塌陷,由于坏死范围大且位于负重区,这种通过打压植骨的方法无法阻止坏死的进展,如果是老年患者,可考虑关节置换,但对于年轻患者,如果股骨头内侧骨质良好,可以采用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将股骨头内外侧翻转互换,将内侧的优质骨置于负重区,缓解疼痛,避免或延缓行关节置换。
(7)髋关节置换术
III期的老年患者、IV期,往往股骨头变扁,合并骨关节炎,疼痛明显,影响生活,建议行髋关节置换,恢复髋关节功能。
综上,股骨头坏死提倡早诊断早治疗,根据年龄、坏死的程度、坏死范围、活动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而言,对于I、II期中轻度的坏死,首选“保髋”治疗;II、III期中重度的坏死,对于年轻患者,应尽量“保髋”,保留自己的股骨头,年老患者可考虑关节置换;而IV期重度坏死的患者,往往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即使年轻患者也建议行关节置换,恢复关节功能。Tip1:以上部分医院陈晓东教授团队,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Tip2:为加快我科保髋工作的开展,我科曾派郇松玮医生于中国保髋研究的发源地-医院进修半年,师从中国保髋学组主任委员陈晓东教授。目前,我科已与陈晓东教授建立长期合作,成立“华南保髋中心”,在查振刚教授和刘宁主任的带领下,已逐步开展多项保髋手术,努力为更多髋病患者带来福音!
湖北加油!中国加油!作者:郇松玮
编/审: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