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dasana

/

《山式》

山式站立通常作为瑜伽站立体位的起始体位,应该单独练习。

Tadasana:"Tada"=山,"Asana"=体位、姿势。这个体式也就是说要像山一样牢固地站立不动。这是一个基本的站立姿势,简单而重要。山式能帮身体各关节处于标准顺位中,强化双脚双腿部力量,为其他体位搭好牢靠根基。

同时也能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体态,带来均衡轻盈的感觉。这些全都是安全有效练习瑜伽姿势的关键,也是长期健康安适的重点。

下面我分为三方面来讲解:

一、山式站立的各个关节精准顺位要点和评估标准;

二、山式站立中人体肌肉的发力走向;

三、山式站立各个关节顺位点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山式站立的各个关节精准顺位要点和评估标准

首先从第一方面开始讲解,山式站立的各个关节顺位要点和评估标准;讲解的路数是从:足、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骨盆、腰椎、胸椎、颈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来分析。

山式顺位标准足与踝关节

1、足底:

上图中可以看出脚掌前侧,有五个红色的标记点,分别在5个跖骨的头部。后侧跟骨处也有一个红色的标记点。这6个标记点形成一个三角形,是我们站立中的主要受力点,身体的重量会从上往下分别分散到这6个标记点上。一旦受力点严重偏移就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骨骼排列顺位。

2、足面与踝关节: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足与踝关节的顺位点:

从左侧图看:脚跟的跟骨与跟腱垂直地面90°度。

从右侧图看:脚踝中心点与第二跖骨头对齐。

图上前后各两点对齐,足和踝关节顺位。

山式顺位标准膝关节

膝关节: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膝关节的顺位点:

从正面图看:三点一线,髌骨、脚踝中心、第2跖骨头三点形成垂直线。

从侧面图看:两点一线,膝外侧中心与外踝微前侧两点成垂直线与地面90°。

图上各部位关节点对齐,膝关节顺位。

山式顺位标准髋关节

髋关节: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髋关节的顺位点:

从上图看:下肢的侧面成三点一线,大转子、膝外侧中心、外踝微前侧三点形成垂直线,与地面90°

以上内容各部位关节点对齐,整个自由下肢关节属于顺位状态。

山式顺位标准骨盆

骨盆: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如何让骨盆来到中立位:

从A图看:两个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三个点,做一个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平面。

从B图看:A图里面的三角平面,在B图里侧面看A图里面的三角平面是垂直于地面。

按上图三点定位,垂直地面,骨盆可调节到中立位。

山式顺位标准腰椎

腰椎:

从上图中A、B、C中看:

图A:是属于骨盆中立位;骨盆中立位时,两个髂前上棘垂直对准耻骨联合,形成一条垂直线,与地面成90°度。此时骨盆属于中立位,骨盆中立位时腰椎大概也在中立位,呈自然曲度。

图B:是属于骨盆前倾;与之相比,如果骨盆的顶端髂前上棘转动向前,超过了耻骨联合(如图B)。即骨盆前倾。骨盆前倾增加了腰椎弯曲的曲度,属腰椎的伸展或过度伸展,长久会造成腰部的痛疼及受损等。

图C:是属于骨盆后倾;如果骨盆的顶端髂前上棘向后,两个髂前上棘都在尺骨联合的后面(如图C)。即骨盆后倾。在骨盆后倾时,腰背部的的曲度会减小或变直,甚至转向相反方向。骨盆后倾的程度取决于脊柱的运动。

所以调节腰椎的曲度,只要调节骨盆来到中立位即可。(按照上一步奏,骨盆顺位点调节)

山式顺位标准胸椎、颈椎、双肩

胸椎、颈椎、双肩:

一般胸椎的顺位会连接到,双肩和颈椎。正常情况的问题是,驼背、圆肩、头前引等问题,总称为;上交叉综合征。这是一连串的反应链,所以在这里我直接告诉大家中轴与上肢的关节顺位点。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中轴和上肢的顺位点:

从正面图看:1、两个耳垂点与两个肩峰点需保持水平。2、头顶心、眉心、下巴、剑突(胸骨中心)需四个点相连,成一条垂直线。

从侧面图看:耳垂、肩关节外侧中心、大转子形成三点相连,成垂直线。

图上各部位标记点对齐,上半身基本顺位状态。

手臂自然垂落,掌心向前,上肢关节顺位,(掌心向前属解剖位)肘腕关节不做详解。

山式顺位标准正面、侧面、背面

正面、背面:

从上图正面、背面中可以看出身体整体的顺位点:

从正面图看:1、垂直线:头顶心、鼻尖、剑突、耻骨联合五个点上下连接,形成一条垂直线。2、水平线:两耳垂水平、两个肩峰水平、两个髂前上棘水平、两个髌骨水平。3、三角平面:两个肩峰和头顶心,成一个三角面;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形成一个三角面。

从背面图看:水平轴;两耳垂水平、两个肩峰水平、两个肩胛骨下角水平、两个髂后上棘水平、两个膝盖窝线水平。

图上各部位标记点对齐,身体基本顺位状态。

侧面: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身体整体侧面的顺位点:

从侧面看:耳垂、肩外侧中心、大转子、膝关节外侧中心、外踝微前侧,五个点相连形成一条垂直线。

图上各部位标记点对齐,身体基本顺位状态。

以上内容为山式站立中关节精准顺位要点二、山式站立中人体肌肉的发力走向;

山式肌肉发力方向:

双脚打开与髋同宽,脚掌受力均匀;

外踝内收或外展(根据身体情况做)调节足踝关节顺位;

腿部肌肉内收上提,做内旋或外旋(根据身体情况做)调节膝关节顺位;

下腹内收或下腰部竖脊肌内收(根据身体情况做)调节骨盆顺位;

上腹内收,拉动肋骨回收,保持稳定前提下做下一步;

胸腔上提,双肩微外旋向外展开(胸腔上提的发力在于后背部肩胛骨微内收,肩胛骨下角向下沉。当肩胛骨下降的时候,会推动胸腔上提,这时候胸腔前侧的胸小肌连接在肩胛骨的喙突上,此时肩胛骨下降的时候,自然会带动胸小肌拉着胸腔向上提拉。这时胸腔和锁骨自然会打开,向两侧舒展。)。很多人会因腹部核心不稳定,没能将胸腔提上去,而是将肋骨向前推做代偿,所以在提胸腔的时候先要保证核心区域以及根基的稳定。

下巴内收,头顶心向上延展,头摆正,眼睛平视前方;

三、山式站立各个关节顺位点容易出现的问题;

关于山式站姿的体态上,从脚底到头顶会有很多问题,在这里,我只说一些常见的问题做介绍,置于怎么去解决这些身体上各部位的问题,我会在后面文章中一一详细讲解和给出解决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zl/131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