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高血压的危害

心、脑、肾等器宫是高血压的损害对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

(1)左心室肥厚:由于血压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加重心脏负荷及其他的体液因家的共同作用所致,早期发生代偿性左心室肥厚,随着病情发展心脏继续扩张,可以引起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2)动脉粥样硬化:长期血压升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

(3)脑血管意外:长期的血压升高,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脑部的小动脉硬化易于破裂出血(脑出血)或痉挛导致脑血栓的形成(脑梗死)。

(4)肾脏损害:高血压可以引起肾动脉硬化,影响肾功能,甚至会导致尿毒症.由于肾脏人球和出球小动脉痉挛、硬化、退变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肾实质纤维化,高血压晚期多伴有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5)视网膜功能减退:血压长期升高使得视网膜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所致。

以L这些疾病,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这此靶器官的损害,就标志着高血压病正在发展.高血压之所以会引起这些器官损害.主要是由于高血压使动脉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全身小动脉的长期痉孪,可能使血管壁发生营养不良性变化,内膜下蛋白性物质沉积,纤维组织增多,中膜肌层肥厚,动脉弹性减低.以致管腔变窄.由于小动脉内的变化,管腔内的沉积增厚使之变窄,医学上称此为“玻璃样改变”。全身各器官组织内的小动脉都会受到影响,其中尤以肾细小动脉最明显.

因为小动脉痉挛,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脏为了维持杨通的血液循环.必须加倍努力地收缩。才能使血液达到各处,其结果是心脏过于劳累.左心室肥厚以至扩张。肾脏则因肾小动脉硬化.形成肾缺血.最后产生高血压素,促使全身小动脉痉挛,这样又加重了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肾脏长期缺血,发生营养不良变化,肾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27.高血压对心胜的形响

心脏是维持血压的重要器官.而血压长期升高又会损害心脏.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早期主要使心脏发生肥厚,晚期出现心律失常与心力衰蝎.同时高血压又常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发,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概率是血压正常者的2倍。

大最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左心室肥厚的最常见病

因之一。左心室肥厚早期无明显症状,主要根据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超速计算机断层(CT)及磁共振(MRI)等检查进行诊断,目前最常用的为超声心动图诊断。

高血压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加速冠状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增加心脏的重量,使心肌氧供筋平衡发生失调,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肌梗死和心力衰蝎。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高血压患者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之前就常有左心室肥厚,心脏舒张功能障碍,肺静脉压升高,临床上出现肺充血的症状,如患者常感气促,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哆音,心脏听诊可发现心率增快及病理性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的出现,X线可见有肺充血,心导管可查到左心室舒

张末期压力升高.

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主要是左心衰竭,也可为全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心愉出量降低,肺循环淤血.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减退,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严重脑缺氧症状。严重时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大汗淋漓,烦蹂不安,咳粉红色泡沫痰,发络,若未及时抢救则病死率较高。

28.心肌板死与高血压的关系

高血压能损害人体的各个器官,尤其是会改变心脏和血管的构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血压本身虽然不致命,但是长期未受控制的高血压却容易引发致命的心肌梗死.高血压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使患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①高血压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狭窄,致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②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肌中毛细血管的结构会被改变,无法为心肌提供足够的血液,③高血压极易引发冠状动脉痉孪性收缩,使冠状动脉闭合,供应心肌的血液随之中断。④血压孩然升高会造成原有的粥样斑块破裂脱落,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研究表明,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可以降低27%的心肌梗死病死率.因此,控制高血压对预防心肌梗死有着重要意义。

29.血压升高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标准判断,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一些临床试验也为此提供了证据。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中国是脑卒中高发的国家.年.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心血管病人群监侧研究报告显示,在各国17个监测人群中,北京(-年)男性(35-64岁)年均脑卒中事件发生率为/10万,居第5位,女性年均发生率为/10万,居第2位。在6年监测期间年发病率变化不大,而同期多数其他国家监测人群脑卒中事件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我国10组人群前喻性研究表明:血压水平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即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之后,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高49%(缺血性卒中增高47%,出血性卒中增高54%);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危险增高46%.东亚人群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和日本等东亚人群中,血压升高对脑卒中发病的作用强度约为西方人群的1.5倍。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脸在60岁以上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进行随机化的临床对照试验,随访4年,降压治疗组比安慰剂对照组脑卒中病死率降低58%,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表明有效地降低血压确能降低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生.以上证据说明,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中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30.血压升高及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紊

高血压是西方人群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紊,已由Framing-ham研究及以后的多项前睑性研究所证明,这些研究表明血压升高,不论是稳定的或不稳定的,收缩期的或舒张期的,在任何年龄,任何性别,都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在34万35-57岁男性白人中随访巧年后,因血压升高而造成冠心病额外死亡的总数中,收缩压为~I39mmHg的占31.6%,mmHg者占42.9%,在)mmHg者只占24.1%,这是由于人群中血压水平在前两组范围的居多,而收缩压)mmHg者,虽然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很高,但在人群中属少数。由此可见血压“正常偏高”及I级高血压对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意义。我国首都钢铁公司男工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前脆性研究显,收缩压为-mmHg,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l:mmHg者增高40%,在~mmHg者增高1.3倍,同样说明血压升高在中国人群中对冠心病发病的作用。

31.血压与心枯血誉恋外

收缩压为^I39mmHg范围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为什么发生心脑血管愈外者却以血压不很高者居多呢?

(1)收缩压mmHg者占人群的绝大多数,而人们印象中真正的高血压,即收缩压mmHg者只占很小的部分。尽管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概率较高,血压较低者发生心脑血管惫外的概率较低,但因为后者的绝对人数远远超过前者,所以急诊室里乃至生活中所见,发生心脑血管惫外者的血压大多较低.从人群预防的角度而言,更要







































白癜风医院郑州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yy/13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