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价格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如果你能在文章底部点一下在看,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文章

先放上一期的链接:

大英博物馆《百物看世界》件文物带你了解完整人类发展史

上一期介绍了一个大的脉络,这一期选了一些我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展品介绍,写完了一看,还是有不少。真不好意思,我可能确实做不了言简意赅小王子。

中国礼器匜(yi2)春秋

匜是水器,用来装水或者冰块,或者用来稀释酒用。这件匜应该是从转变期到更新期过度的阶段。

身上一圈鸟纹不是转变期常见的窃曲纹,它以一个回首的鸟加一个低头的鸟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单元并进行重复。

流的底部应该是一条夔龙纹。

把手的龙已经发展出了完整的身体和尾巴,并不只有一个兽首。这是转变期向更新期过度的青铜器的特征。

足部是独立的夔龙纹

器身内铭文:唯王正月初吉庚午,楚嬴铸其匜,其万年子孙永用享。

楚赢是赢姓女子嫁到楚国,也就是秦楚联姻。这件器物是楚国制作也就能说明为啥它的纹饰和特点和同时期的中原器物有些区别。一鸣惊人的楚国永远不走寻常路。

米诺亚祷告者前年-前年希腊克里特岛

在展馆里就听有些小年轻互相之间讨论,为什么要把这两件东西放在一起。我忍不住插了句话。因为它们都是青铜器,只有中国的青铜器发展成礼器,国外的青铜器绝大多数都是这种人像,这是一个很好的对比。

阿玛拉瓦蒂大佛塔雕刻公元-年印度

印度佛塔的英文是STUPA。中文称为窣堵坡,我们常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窣堵坡。传统的窣堵坡并不像我们看到的塔,而是穹顶建筑,有点像坟头。泰姬陵如果没有下面那一部分方形建筑只有一个圆顶,大概就是窣堵坡的样子。

传说在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建起座窣堵坡,把佛祖舍利分为份分别供奉于塔内。这就是其中一座。这些雕刻原本是塔身的浮雕,中间五头巨蟒和护法狮子保护佛塔。小浮雕描述了佛陀的生平。

奥古斯都大理石头像

奥古斯都是个熟悉的名字,屋大维也是熟悉的名字。他们其实是一个人就没那么熟悉了。他17岁时被凯撒大帝收为养子和接班人。凯撒被刺杀后,他起兵报仇,公元前41年。屋大维打败了罗马大将马克,安东尼和他的爱人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埃及艳后)。

在他夺得权力后,他彻底灭亡了古埃及,把罗马从共和国变成了帝国,自己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也不可避免搞起了个人崇拜,君权神授那一套。他的雕像作为标准像出现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他死后被追封为神,奥古斯都虽然是称号,只代表他一人。

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疆域超过万平方公里。公元年,狄奥多西一世把两个儿子分别封在西罗马和东罗马,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公元年,西罗马灭亡。欧洲进入长达千年的中世纪。东罗马帝国就是拜占庭帝国。公元年,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灭亡。延续了年的罗马帝国,终于落幕。

中国青铜镈战国

还是说起青铜器我比较兴奋。我们说过,镈和钟的区别。镈是平口,钟有弧度。镈顶部有提梁,钟的顶部是甬或柱,上面有旋和斡。

这件镈并不大,一个手机大小,典型的更新期青铜器,器身覆盖满蟠螭纹。顶上有双虎扭(我觉得应该是虎)。最为奇特的就是它的突出的枚。并不是一般的乳钉纹,原谅我确实看不清具体是什么,但我总觉得像乳钉纹上有兽面。或者是兽面形式的乳钉纹。精美异常。

《尚书》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候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礼的作用是明尊卑。乐是一种粘合剂,反过来把不同阶级的人连在一起。很可惜社会不会永远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一定会有起伏波动。所以逐渐的礼法对阶级的限制就开始下移。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意思是当诸侯比天子更有势力,权力就会下移。礼是不会消失的,它会跟着权力一起下移。权力在哪里,礼法就在哪里。以前权威在天子,用礼法制约着各国的平衡。当天子失去权威,礼法的中心就从一点变为多点。经过整个春秋的磨合,以田陈篡齐,三家分晋为标志,礼法的中心再一次下移。

当中心太多,每个中心的覆盖范围太小,社会也产生了大变化。以前是礼法从上至下制约,现在反而是一个个被礼法绑住的小宗族,向上推翻旧秩序。终于从浪漫的春秋,变成了攻伐的战国。春秋的战争在于打到你服,承认我最牛,但仍然要维护正义,战国则是你死我活,刀刀见红,胜利即是正义。

孔子一直痛心“礼崩乐坏”,他毕生希望恢复西周初期的礼乐制度,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方式。

只可惜历史的车轮,不是一个卫懿公,一个宋襄公,一个孔圣人所能阻挡。

阿拉伯铜手公元-年也门

年前,世界上供奉的神比现在多得多。很多地方都有自己区域性的神祗。这个青铜手就是一个名叫瓦哈·塔拉布的人供奉给自己信仰的神塔拉布·尼亚姆。

整只手非常写实。突出的血管说明这只手可能是直接用真手倒模后制作的。如果是断手,血管会扁平,不会如此突出。深陷的指甲表明主人可能得过地中海贫血。最让人好奇的就是那向外侧弯曲的小拇指。是因为什么断的?

答案当然永远都不知道。起码能知道一点,虽然塔拉布的手看着很沧桑,他一定是个有钱人,应该说,是个有钱的家族。这个家族的姓氏塔拉布和他们所供奉的神祇的名字一样。

研究表示,当时的也门,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他们出口大量的乳香和没药(就叫没药),这两种东西都是昂贵的香料。一磅乳香相当于一个罗马劳工一个月的工资。没药还要贵一倍。考古发现还表明也门当时是阿拉伯的青铜铸造中心。

他们守着红海入口,拥有大量的高级资源,却没什么进口需求。属于绝对的贸易顺差。就像今天的中美 一样。你顺差太大,不讲理的大国就会使坏。我们不知道这个尼亚姆神什么时候衰落,但公元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二世要求也门把信仰从犹太教改成基督教,然后是袄(xian1)教,最终在公元年改信伊斯兰教。

那一年,是大唐贞观二年,玄奘法师,开始了他的西行求法之路。

花树绿釉陶盆东汉

展览中的名字是鱼池模型。我被吸引的原因是感得很诡异,一是树枝的走向,不像是地面上的树,其实更像是珊瑚。最底层有鱼,有螺,有在捕鱼的人,第二层,树的四周有四个人在抬头招手,再往上是四只鸟。

如果说这是鱼池,那简直太牵强。修仙是汉代墓葬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思想。这件器物实在不像简单的鱼塘。我们可以理解神树从凡间伸向天界。最底层捕鱼的人代表人间。中间抬手的人恭送主人升仙,第三层的鸟代表到达天界之前人类所不能及,鸟儿自由翱翔的地方。

形式,层次和顺序对于我们理解文物是很有帮助的。

北美洲水獭烟斗公元前-公元年美国

在我们两汉时期,中国人民在想着修仙的时候。美国人民在干嘛?

在抽烟。

这一组动物形象都是在俄亥俄州出土的烟斗。在当时,抽烟是宗教仪式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和现在的习惯不一样,当你抽烟的时候,这些动物的嘴是正对着你的鼻子的。在眼睛的孔里当年可能是镶嵌了珍珠。每一种动物,可能都是拥有者梦见过的动物,便成为了他们一生的保护神。

抽烟时,你和烟斗四目相对,或者是整个家庭轮流着传递抽,加上会引起幻觉的黄花烟草。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把个人,家庭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达成了这个庆典仪式的目的,建立了人和人,或者人和神沟通的天梯。

那欧洲人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呢?16世纪。

仪式用球赛腰带公元-年墨西哥

当你看到这个有点像马桶圈一样的东西时,不要太奇怪。展览里他的橱窗前经常堵着很多人。不是他有多精美,是人们实在想不通。

这到底是个啥?为什么这个40公斤重的大家伙是腰带?

这不怪你。他年被送到大英博物馆的时候也没人知道这到底是啥,放了年后人们才逐渐知道它的用途。它真的是腰带。

他的来源是0年前美洲的一种体育运动,令人震撼的是,在当时他们已经能够做出有弹性的橡胶球。比赛规则我们不得而知,大概是一个3-15公斤重的橡胶球,要通过臀,髋和手臂让他在空中不能落地。最终落在对方的半场。有点像不能用手拍的排球?

正是因为那个球非常重,所以需要这种样子的护具,一般是用皮革等坚硬但轻便的材料制做,所以很难留下来。这个石头做的腰带,应该只是比赛开始前的仪式用品。

至于输掉比赛的一方,可能会丢掉性命。

犍陀罗佛陀坐像公元-年巴基斯坦

以前我第一次看到犍陀罗佛像的时候,觉得好惊喜,一个个熟悉的身形上面装了一个陌生的脑袋,比如有八字胡,一脑袋卷毛,充满阳刚和肌肉的弥勒佛。同样阳刚的观音像等。后来逐步了解了一些佛教历史,才逐渐明白其中渊源。

犍陀罗弥勒像于杭州净慈禅寺

在佛教诞生的最初几百年,是没有佛像的。佛祖释迦牟尼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也就是春秋战国交替的时间。他生前反对偶像崇拜,佛陀的信徒也遵守佛陀的教诲。以菩提树,佛祖脚印,佛骨等跟佛祖相关的东西象征佛。比如阿育王建的存放佛骨的窣堵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记载玄奘在进入今天阿富汗境内后见到了佛祖用过的簸箕和佛顶骨。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以前都没有佛像。

犍陀罗观音坐像于杭州净慈禅寺

现在发现最早的佛陀形象是在巴基斯坦的犍陀罗地区,古希腊的雕像艺术在犍陀罗和佛教产生了碰撞。佛像开始出现,一开始都是典型的西方面孔。然后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传进西域的龟兹,在公元2-3世纪,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开凿。随后龟兹风格的佛像影响了敦煌莫高窟,继而沿着河西走廊一路传到中原,北魏时佛达到全盛。佛像也在这个时间逐渐的完成了本土化。中国四大石窟,全部都是开建或者兴盛于北魏时期。

犍陀罗-龟兹克孜尔石窟-莫高窟-天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佛像就这么一步步走进了中国。所以如果没有犍陀罗佛像,后面的一切全是浮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犍陀罗佛像出现的同时期,基督教,印度教也同时创造出了流传至今的神祇形象。

中国唐三彩文官佣唐年河南

唐三彩全都是明器,他们唯一能见天日的时候就是从窑厂拿出来到进入墓葬之间的这一段路。这个文官佣属于唐朝名将刘廷荀之墓。刘廷荀死于公元年。随着20多年后的安史之乱。唐三彩的烧造也随即停止。唐三彩虽然叫三彩,但并不止三个颜色,三彩釉讲究洒,点,淋。看似随意,但是该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绝对不乱。

唐三彩人俑的头部不上釉。

莫切武士壶公元-年秘鲁

莫切人建立的国家可能是南美洲第一个有组织完备的国家。他们独立,神秘,没有文字,而且灭绝了一千多年。现在我们只能从墓葬和这些武士形象的穿着上探寻那个年代的秘密。

虽然它们是武士并不是人俑,而是壶。这种壶,都被称为莫切壶。和很多文明一样,艺术首要表现的未必是和平,而是战争。武士形象存在于墓葬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衬托主人的英勇形象,保护主人死后的路程,替代或者减少活人陪葬数量等等。

这几个武士壶的磨具精美切光滑,在博物馆的灯光下拍出来有这么棒的效果,说明在一千多年前莫切人已经有了很高的工艺水平。

在利马最有名的Larco博物馆内,专门有一个展厅有很多很多莫切壶,不一样的是,都是啪啪题材,形式多种多样,活人,死人,多人,活人和死人,动物等等。大部分实在太露骨,所以选两张相对含蓄点的放出来。

莫切春宫壶MuseoLarco

莫切春宫壶MuseoLarco

玛雅祭坛约-年洪都拉斯

玛雅以复杂的信仰,书写系统和历法闻名于世。这个面孔被称为撒希,意思是白色恐怖。

湿婆与帕尔瓦蒂雕像-0年印度

湿婆是印度教三位主神之一,主管创造与毁灭,也是国家的保护神。别搞错了,湿婆是男性形象,坐在他腿上的是他的配偶帕尔瓦蒂,脚下则是湿婆的神兽圣牛南迪和帕尔瓦蒂的狮子。

大英博物馆的印度神像前,据说时常会被虔诚的信徒摆上水果。

双头界石-智利复活节岛

我们看待历史要有两个视角,一个是从世界的视角看中国,另一个是从中国的视角看世界。

我必须承认我个人对复活节岛并没有太多好感。岛上最久的石像也就是大概明朝末期。你明白这个意思吗?一个包装的好像史前文明的地方,其实是明清交界时期的产物。

南美的墓地是欢迎参观的,甚至会出现在旅游地图上,最出名的莫过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贵族墓园,所有的游客都要去打卡。这代表了不同的生死观。我在复活节岛上的墓地转过,基本从50年代以后才开始有人,现在岛上各类做生意的,都没有本地人。

复活节岛上的墓地,花花绿绿甚是好看

去一趟成本高昂,却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大概就是你已经开上车了,你隔壁的小孩还在玩泥巴,还得说自己好像很厉害。

皮一下

真是这样吗?

那就得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了。

复活节岛是智力的一个飞地,从圣地亚哥飞过去5个小时,离南美大陆3公里。当17世纪欧洲探险家到达复活节岛的时候,上面已经有10多人生活。他们是怎么上去的?从哪里上去?

看看地图,现在去复活节岛就两条线,从新西兰,或者从圣地亚哥。别说一千年前了,现在给你条现代化的船,但是不给你地图,你敢去吗?

正是鄙人

复活节岛真正震撼我的不是这些石像,而是先民那种无畏的探索精神。人类走出非洲,可以顺着大陆走到处大洋洲以外的任何地方。即使是大洋洲,毕竟也是那么大一块大陆。能让你找到他的海岸线那么大。可是一个小小的复活节岛。在地图上缩小了几乎看不见。先民们是用怎样的勇气横穿太平洋的?又有多大的几率刚好能找到这个岛?每一次发现,都是九死一生,每一次出发,都极可能有去无回。

复活节岛的拉帕努伊国家公园是世界遗产。岛上的沙滩和海水是我见过最美的海水,海浪拍过来,湛蓝的海水卷起沙子,在太阳的照耀下呈现出迷人的色泽。

阿兹特克精灵像-墨西哥

随便数一数,美洲的各种文明真的不少,印加帝国,莫切,玛雅,蒂瓦纳库,阿兹特克当然是不能缺席的一员。相信大部分人知道阿兹特克是因为反恐精英里的那张地图。这尊石像刻画的是一个死于难产的女性幽灵。阿兹特克人把死于难产的女性视为和战死沙场的男子一样的勇士。他们认为这些邪灵会在十字路口拐带别人的小孩,所以这尊石像可能是放在路边的。

对比一下她和莫切壶上的形象,虽然时间上晚了几百年,但还是一脉相承。

路易丝岛棋子海象牙-年路易丝岛

如果你逛过大英博物馆在天猫的文创店,那你对这套棋子肯定不会陌生。

它们来自苏格兰路易丝岛一个石头房子的抽屉里。现在据说一共有93枚,其中82枚在大英博物馆,11枚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4枚下落不明。还有一枚,就在今天,新闻说苏富比要拍卖一枚棋子“看守”,经鉴定和博物馆的这些是一套。

图片来自苏富比拍卖行

西方普遍认为国际象棋发源于古印度,著名学者李约瑟则坚定地认为不管是国际象棋还是中国象棋,都始于中国,和中国的六博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骑士

从棋子的组成和规则能看出当时的社会特点。王后作为一个重要角色出现在棋盘上,但是一次只能走一步,这和现在的国际象棋规则刚好相反。这大概体现了女性在近千年来地位的不断提高。

王后

这些由海象牙制成的棋子可能来自挪威。由一个商人带到了路易丝岛,可能是遭遇变故,没来得及卖就留在了一个房子里。

国王

希伯来星盘-西班牙

这件精美的星盘来自于中世纪的西班牙,它具备了航海,天文学,占星学和报时的作用。在当时的西班牙,还没有今天的统一西班牙国家,而是各种城邦的联合,这个是基督教,那个城是犹太教,还有的是伊斯兰教。所以出现了不同宗教混居的情况。但除了不允许通婚以外,并没有太多别的限制。所以在那个时期内,不同宗教产生碰撞。比如这件星盘上,有西班牙文,希伯来文和阿拉伯文。

它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宇宙模型。

贝宁铜板奥巴与欧洲人

贝宁王国位于今天尼日利亚,铜板上非常精细的雕刻了5个人,中间的是奥巴(国王),左右两边高级官员,后面两个小的是葡萄牙商人,右边的葡萄牙商人手里提着的那个东西,叫做马尼拉(就是那个城市的名字),马尼拉在葡萄牙语中的意思是手镯。因为里面含铜,所以在非洲很受欢迎。葡萄牙人用大量的欧洲黄铜,地中海珊瑚,印度洋币贝,远东布料等等换回了贝宁的黄金和象牙。

贝宁反过来用这些黄铜制作了大量这种故事性的铜板。通过这样的贸易,贝宁王国从奥巴到宫殿,都非常的国际化,身上穿戴的东西几乎没有一样来自本地。跟今天的时尚有类似的地方。

这些贝宁铜板只能用来装饰奥巴的皇宫,被禁止出境。一直到年,英国找了一个借口,血洗贝宁城,奥巴被放逐,抢到了很多象牙,珊瑚制品和贝宁铜板,其中很多被各国的博物馆买走以弥补远征的成本。

明白吗?这些铜板上都沾着血。顺着每一个毛孔往下淌。

五十枚“马尼拉”货币

上面贝宁铜板里欧洲人拿着的马尼拉,实物就是这个样子。葡萄牙人从15世纪就开始从欧洲贩卖黑人。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非洲裔黑人兄弟,祖先们几乎都是那个时间被掠走的。

16世纪初,一个奴隶的公价就是50是个马尼拉。如上图,你能想象吗?五十个铜马掌,就能买走一条人命。努力贩卖都是血腥的,但是奴隶的来源并不一定,上面说的贝宁王国,邦尼王国等,都非常乐意和欧洲人做交易,把战俘等一些他们不需要的人卖给欧洲人换回想要的资源。马尼拉只是其中一种支付手段。

不把黑人当人的,还有他们自己。

年,北美终于废除奴隶制,年来,1万黑人被贩卖到美洲,还有几百万死在路途中直接被扔进海里。

现在再看到马尼拉这个城市名字的时候,你可能不再觉得它有多美好。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这幅画很出名,没错。但是这幅画并不能算稀有。因为他其实是印刷品,大英博物馆就收藏了三幅,在他发行的那个年代,神奈川冲浪里起码印了0到张。

所以。其实不用太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wh/114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