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中风、肾衰甚至死亡。血压水平分类症状表现大多数起病缓慢、渐进,约1/5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一般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的关联,因高血压性血管痉挛或扩张所致。危险因素●高钠、低钾膳食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超重和肥胖身体脂肪的含量和分布,与高血压发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饮酒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精神紧张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其它危险因素如缺乏体力活动等。诊断性评估诊断性评估包括以下三方面:⑴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⑵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⑶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建议至心血管内科就诊●病史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家族史、病程、生活方式、服用药物情况等●体格检查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等●实验室检查基本项目:血生化;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心电图。●血压测量主要采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以及家庭血压三种方法。●评估靶器官损害采用相对简便、花费较少、易于推广的检查手段检查心、脑、肾、血管等。健康生活方式管理体育锻炼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的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典型的体力活动计划包括三个阶段:①5~10分钟的轻度热身活动;②20~30分钟的耐力活动或有氧运动;③放松阶段,约5分钟,逐渐减少用力,使心脑血管系统的反应和身体产热功能逐渐稳定下来。运动的形式和运动量均应根据个人的兴趣、身体状况而定。减重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并计算体重指数,以此衡量超重和肥胖。对于无高血压人群(为了预防高血压)和高血压患者(为了降低血压),推荐维持体重指数18.5-24.9,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限制饮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ml、ml、ml。戒烟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饮食推荐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人群食用富含水果、蔬菜、低脂乳制品、可溶性纤维、全谷和植物蛋白的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减少钠盐摄入推荐钠盐摄入量每日应少于6克。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钾、钙和镁摄入不推荐补充钾、钙和镁用于预防或治疗高血压。压力管理长期、过量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压力或许升高血压,应将压力管理作为一种干预措施。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更为有效。药物治疗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①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②确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③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仍≥/90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1)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或终身应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重要性不亚于或甚至更胜过药物的疗效。2)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3)联合用药以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4)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此外,α-受体阻滞剂或其他种类降压药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应严格控制在/90mmHg以下。●糖尿病、慢性肾病、稳定性冠心病、脑卒中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降至/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mmHg以下。(如能耐受,以上全部患者的血压水平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参考文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9(7):-.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北京哪个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vccw.com//mjccjc/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