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护理 >> 防骗秘籍萌新们,这世上真有骗子
萌新们,我们即将见面啦!学哥学姐们祝你们的象牙塔生活绚丽多彩!祝福你们的同时,还要给你们一些提示,这是你们进入大学必须了解的!因为……这世上真的有骗子!
校园诈骗类案件防范提示
1、假冒学校名义骗钱
嫌疑人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新生信息,然后以学校的名义给新生家里邮寄“补充内容通知书”,谎称学校收钱,要求家长将钱款汇到指定银行账户;此外,嫌疑人可能还以学校老师的名义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其孩子在学校生病或遇到车祸急需手术费等,然后向学生家长提供银行账号要求汇款或转账。警方提示,新生入学后不要泄露自己的个人资料,并要经常和家里联系,如遇上述情况,及时通知学校并报警。
2、假冒学校老师或学生干部名义推销图书馆上机卡、饭卡
嫌疑人利用入校新生对校园环境不熟悉,冒充学校老师或学生干部在宿舍或食堂等地方,向新生推销图书馆上机卡或饭卡。警方提示,新生入学后办理校内用卡要到指定部门办理,或统一由学校办理,不要私自购买。
3、假冒同学借卡汇款
嫌疑人冒充自己是本校学生,先询问新生哪里有ATM机,然后称自己的银行卡无法使用,再借用同学的银行卡接收家里汇款,获得银行卡密码后就取钱逃跑。警方提醒,这些人行骗时,往往穿着时尚,行为举止与新生相似,他们专门选择新生中的异性行骗。警方提示,学生要看好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绝不能告诉陌生人,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不理会或建议其到银行办理。此外,还有些嫌疑人会神色匆忙地走到低年级女生面前,以手机没电又着急打电话为由借用手机,骗得手机后逃离。警方提示,校园里单独行走的低年级女同学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将自己的物品借给陌生人。
4、预防外来人员到寝室以勤工俭学名义,兜售伪劣化妆品、各类文具等。
5、警惕以银行工作人员的名义,到寝室为学生办理信用卡,并提供借贷服务。
6、预防网上诈骗活动,骗子往往以亲属或同学身份,说出各种理由让你给他汇款,甚至可以让你看见家里人的视频。预防被骗方法就是给亲属或朋友打个电话核实一下,千万不要轻易给对方汇款。
具体案例
骗局1、代管行李,支开新生
快开学了,小飞的母亲送他来学校报到。刚走到大门口,就有佩戴着“新生接待人员”工作证的男孩走上前来,他们自称是该校的学生,并询问小飞是不是来报到的,哪个院系等情况。毫不设防的小飞和母亲如实相告。其中一个男孩说,宿舍楼和院系的新生登记处离得比较远,拿着行李去不方便,就让剩余几人在校门口看管皮箱,他则带小飞和母亲去登记。还没到登记处,男孩说要去上个厕所,这一去,小飞等了很久没见回来,这才意识到不对劲赶忙和母亲赶回校门口,不出所料,行李和那几个男孩都已不见了踪影。
警方提醒:
新生报到人生地不熟,骗子时常会在车站、校门口等地冒充接待人员,“热情”帮助看管行李,再调虎离山,直接偷走行李。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上当受骗。
骗局2、代交学费,一去不回
去年九月,小李一个人来太原某大学报到。一出火车站,他就找到了学校的接待点,坐上了学校的迎新专车。到学校后,一名自称“学长”的男生主动搭讪,并带领小李去交学费。交费时,看到前面长长的队伍,该男生说,自己和收费老师很熟,可以插个队。小李一听高兴极了,他让小李在门口等着,自己拿着小李的元去交学费。然而,“学长”这一走,就再也没有露面。
警方提醒:
骗子通常会假冒迎新人员身份与家长、学生主动搭讪,取得信任后,以代交学费、前往银行取钱为由乘机诈骗。新生在报到时,报名交费务必亲自办理,不可以将钱物交给陌生人。
骗局3、诈骗电话,骗取隐私及财物
通常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有的接到的电话内容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理由,骗取银行卡密码。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警方提醒:
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有关机构打电话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骗局4、冒充老师,骗取钱财
新生住进寝室后,会有自称“老师”的人让同学们交一些费用,比如办卡费等。付了钱拿了卡,老师是谁,没人认识。还有骗子冒充老师,给新生家长打电话,说孩子出车祸之类的,医院需要钱等等理由,着急的家长会给孩子打电话,发现孩子电话无法接通,或关机,家长就着急了,最后一点警惕心理也没了,然后就被骗了。
警方提醒:
骗子往往就利用这个当口,实施骗局,提高警惕是必须。要记住,在正式上课之前,认准自己的辅导员,并且一定要将辅导员的电话第一时间告诉父母。
骗局5、冒充室友,盗走钱财
小张一个人来到学校报到,正在寝室收拾东西时,进来一个女孩,说自己也是该寝室的学生。过了一会,小张出去买东西,当她回来时候,发现那个女孩不见了,自己的包被翻开,包内的现金也不见了踪影。
警方提醒:
刚入学时,新生相互不认识,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装扮成新生或老乡和学生套近乎,骗取信任,并乘机盗走学生的财物。对陌生人,应想办法确认其身份,离开宿舍时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者锁上存放起来。
骗局6、盗用证件,乱开卡
警方提醒:
管好自己的证件身份证等要妥善保管,不能借给他人使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复印,身份证复印件在使用中要注明此件的用途。防止他人借用你的身份证以及复印件办理各种银行卡、电话卡、借记卡等相关有价凭证,给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不要因为骗子给你送了个小礼物,你就把自己的身份信息随便提供给骗子!
骗局7、寝室推销假货
推销假货。去年9月初的一天,小张独自在宿舍时,一名20多岁的女子拎着两个大袋子来到宿舍推销文具产品,对方称公司可高薪聘用小张为该产品的学生代理。在她的动员下,小张花多元从她手中进货。对方走后,小张才发现买下的东西都是假货。
骗局8、招聘兼职
骗取押金。小雷是刚入学的新生,在校园内看见兼职广告上说,可免费介绍兼职,便去应聘了。对方口头上答应为他找个轻松又能赚钱的兼职,提出要他交纳几百元押金,合同解除后那些押金会退还。小雷交了50元报名费及元保证金,对方让他等候通知。半个月过去了,小雷再去打听,已人去楼空。
警方提醒:
学生想利用课余做兼职,应聘时一定要查看对方资质,应聘过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证、交押金保证金者,立即转身走人。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凡有收费都视作违法。
骗局9、莫贪小利
警惕商家霸王消费。新生是校园周边商家的消费主力,经常出现各种诱导新生消费的陷阱。比如有些小型的美容院,经常会派人到街上去宣传免费试用,其实是个消费陷阱。
警方提醒:
不要贪图眼前小利而进入消费陷阱,要有保持消费的自制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骗局10、冒充学校,骗取钱财
警惕专升本骗局。报名就可以预约专升本,等于天上掉馅饼,一些专科学生报道后,有些自称是校方的人会前来告知,什么什么条件可以专升本,但必须提前进入高价培训班等等,是真是假大家留神,可能就是个骗局。
理性消费,远离校园网贷
一些不法商家打着“扶持创业”“助学扶贫”等旗号的小额网络贷款在校园悄然兴起。学生们只需要透露一些个人的基本资料,拍几张照片,就可以拿到不等数额的贷款,而那些网贷平台,多是打着“多分期、低利息”甚至“0利息”“不用还”的幌子来吸引大学生贷款的。看似优惠多多的小额贷款平台,其实处处是陷阱,严重危害学生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1、校园网贷的危害:一是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二是部分校园贷借贷平台钻金融监管的空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无力偿还;三是校园不良网贷平台存在信息盗用风险,给被冒用身份者造成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四是校园网贷平台“校园代理,层层分包提成”,同学、朋友间求助帮忙借贷发展下线等发展模式中,以暴力追债,恐吓、威胁学生人身安全。
2、校园网贷的分类: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四是“毒蛇裸条贷”。
3、非法校园网贷特征:一是非法“校园贷”,俗称“裸条放贷”,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学生持身份证、学生证贷款;另一种是针对女生,借贷时以女生手持身份证件的裸照代替借条;二是小额贷款,随借随还,没有繁琐的手续,只要提供身份证、学生证件即可;三是贷款利息虽低,但有高手续费和高服务费。
4、防范校园不良网贷措施:同学们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理性的消费观念;二是不要轻易相信借贷广告,预防利息诱人、费用高额的诈骗手段;三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求“便捷”,谨防“帮忙”,预防新型诈骗;四是自觉抵制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防止购物分期,还款无期;五是要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经济状况;六是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坚决杜绝“裸条贷”“求职贷”“整容贷”“帮忙贷”等新型校园网贷。
THEEND
来源
保卫处
排版
姜鑫
编辑
方怀毅
审核
王洪洋
点击右下角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