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股骨头为何坏死风险高?

股骨颈骨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骨折,其治疗方式主要有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保头,对于年轻人和骨折移位不大的多进行内固定保头治疗。传统的治疗方式为AO三枚空心钉打到软骨下5毫米,虽然保证了骨折的固定强度,但是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概率为20%~45%,甚至可高达86%。骨科界的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受这个问题困扰,却不知道骨坏死高发的原因,更无法提及解决办法。

我们团队从年开始,对股骨头内部血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最终完整地显示了股骨头内血管分布的三维结构。发现在股骨头骺线处有一个血管网,传统的三枚AO空芯钉内固定置入软骨下5毫米对骺线处血管网破坏较多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了采用一枚空心钉与一枚克氏针或两枚空心钉不过骺线固定骨折的治疗方案。

左图为传统外周固定,可看到骺动脉的主干支遭到破坏;右图是中心固定,可避免损伤骺动脉的主干动脉。该图片曾被骨科知名杂志《临床骨科与相关研究》(CORR)用于封面。

多孔钽金属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先进、最适合的骨填充材料。借助这一材料和3D打印技术,我们团队围绕股骨头及髋关节相关疾病进行了多项探索,将“3D打印多孔钽金属技术”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

基于上述研究,将多孔钽金属与新术式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借助这一方案,团队治疗股骨颈骨折已完成多例,没有一例骨不连及继发股骨头坏死。

除了治疗股骨颈骨折,多孔钽金属还有很多应用。

01

在髋关节发育不良中,可免除截骨手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髋关节外科的常见病,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通常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年轻患者为避免二次或多次翻修手术的问题,通常采取保留髋关节的手术治疗。目前,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常用保髋手术方法是截骨术,即通过截骨后旋转髋臼,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增加接触面积。该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我们利用计算机模拟与3D打印技术制作的多孔钽金属髋臼补块,可以精准填补髋臼缺损部分,有效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增加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延缓或终止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该方法利用计算机精准设计,使填补的髋臼盖与股骨头的匹配度达到最佳,同时,多孔结构设计及钽金属有利于骨长入到填补的模块中,使其远期也能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无须截骨,对患者损伤小,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卧床并发症。

02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避免骨移植治疗。

对于大范围的骨缺损修复术,用3D技术打印出来的金属填充物能够做到与患者骨缺损区域完全贴合,术中无须修整患者自身骨骼以匹配金属植入物。同时,金属填充物植入后非常稳定,可以与患者自身骨骼完全长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术后1~2天即可下地活动,恢复快,远期疗效也非常好。3D打印技术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法中利用大块异体骨移植时存在的排斥、感染、植入骨被吸收等风险,也避免了应用固定规格金属填充物时与宿主骨不匹配,需修整原本已经大范围缺损的宿主骨。同时,3D打印技术相比传统治疗方法的医疗费用大大降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术者而言,则可通过3D打印出来的骨骼进行模拟手术,做到心中有数,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

03

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可明显降低手术难度。

早期的股骨头坏死通常采用髓芯减压术,该方法是通过微创的方法将克氏针钻到骨坏死的区域,降低骨髓内压力,改善骨坏死区域的血液微循环,进而终止或逆转骨坏死的发生和进展。结合患者术前的CT影像制作出3D打印导板,通过导板准确地将克氏针送到骨坏死中心区域,避免了反复调整克氏针过程中对股骨头血运的破坏,降低了手术难度,手术时间缩短到5~10分钟,同时减少了术中X线透视对患者和医生的电离辐射。

文/医院骨一科教授赵德伟

院长、科主任快来围观!6月新规将把科室承包列入法律禁区!(内附处罚细则)

世界顶级西医杂志挺中医: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

年过四十,为何看起来好好的人突然就不行了?所谓的“正常人”也要防猝死!

医生必读!“举证责任倒置”规定被删除了?5月新版医疗纠纷诉讼还有哪些新变化

编辑制作:王宁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获取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by/113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