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肌附着点:

起点:第12胸椎~第5腰椎横突、椎体及相应椎间盘外侧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

·屈曲髋关节

·外旋髋关节

神经支配

·腰丛

·第1~4腰神经(L1~L4)

功能解剖

腰大肌和腰小肌联结躯干与下肢,起自腰椎侧面,身体直立时,可稳定下位脊柱。腰肌纤维汇集并环绕在骨盆带前缘。最后腰肌紧接着髂肌止于股骨小转子。

在走、跑和跳这类动作时,腰肌和骼肌共同屈曲髋关节。由于它们的协同作用和共同止点,腰大肌、腰小肌和髂肌一起组成髂腰肌群。它们除了有共同作用外,还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腰肌和髂肌将分别阐述。

腰肌在姿势中起着独特作用。当人体站立时,腰肌和腰方肌及竖脊肌群一起,使骨盆向前倾。这些肌肉必须拮抗使骨盆向后倾的臀肌和腹肌的力量。这些肌群共同维持躯干和骨盆之间的对线。

上述维持骨盆姿势肌之间的失衡较常见,可造成躯体疼痛和功能障碍。在久坐或长期驾车的人群中,腰肌通常会短缩和紧张。直立时,短缩的腰肌使骨盆过度向前倾,从而压缩腰椎。这种姿势称为骨盆前倾,常伴有腰椎前凸及腰痛。

触诊腰大肌

体位:受检者仰卧,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

1.面对受检者腹部站在一侧,用双手指尖扪及髂前上嵴。

2.向内上方滑动手指,深处至腰椎体外侧。(注意:腹主动脉位于此区。应由外向内触诊以免压迫此结构。)

3.手指轻轻地压到腰肌的斜纤维,来回弹拨以便扪及此管状肌肉。

4.受检者轻微抵抗屈髋,以确认扪及位置是否正确。

髂肌附着点:

起点:髂窝,骶骨翼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

·屈曲髋关节

·外旋髋关节

神经支配

·股神经

·第2~4腰神经(L2~L4)

功能解剖

髂肌是屈曲及外旋髋关节的原动肌。其起点广泛分布于髂骨内面,其肌纤维在股骨小转子处与腰大肌相连。髂肌的主要功能是在行走、跑步、跳跃、踢等运动时屈曲髋关节。

当下肢负重时,髂肌协同收缩向前拉骨盆。然而,由于其起于髂骨,不能像腰肌那样对脊柱起作用。保持骼肌的力量、灵活性和平衡对维持正确姿势和下肢的功能至关重要。

触诊髂肌

体位:受检者仰卧位,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

1.面对腹部站在受检者一侧,双手指扪及髂前上嵴。

2.手指沿髂骨前面向内下方深处滑动。(注意:腹部器官都位于这一区域,所以一定要从外侧向内侧进行触诊,手指从外侧勾向肠管后方,以免压迫这些器官而导致疼痛。)

3.让手指轻轻地下压到髂肌的扇形纤维。

4.受检者轻微抵抗屈髋,以确认扪及位置正确。

(完)

突出特点:

1.针刀医学泰斗——庞继光教授主编

2.图文并茂,内容详实(90余病种),全书彩色印刷

3.全书共有余幅原创解剖彩色图谱

内容概要:

本书是从外科、骨科医生的角度来演绎与诠释新型微型手术刀。针刀闭合型松解、减压术,将二十余年针刀治疗百余种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汇成此书。以实用为宗旨,强调科学务实作风、突出准确定点与安全操作,提出了一整套规避风险、失误的科学且可行的办法。全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科研指导临床,条理清晰,插图精美、文图应对,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本书中均可找到答案。

本文为整理原创,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最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1.枕大神经卡压

第2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2.解剖(全)

脊柱解剖详述

3.解剖

颈部神经

4.解剖

背部相关肌肉(含内肌)

5.竖脊肌下段腱损伤

6.解剖

骶髂关节

7.坐骨神经之腓总神经卡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by/113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