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病因 >> 医院唐主任告诉你髋关节炎的病
髋关节炎是指由于髋关节面长期负重不均衡所致的关节软骨变性或骨质结构改变的一类骨关节炎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臀外侧、腹股沟等部位的疼痛(可放射至膝)、肿胀、关节积液、软骨磨损、骨刺增生、关节变形、髋的内旋和伸直活动受限、不能行走甚至卧床不起等。
髋关节炎的类型
髋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病患之一,其特点是关节软骨变性,并在软骨下及关节周围形成新骨。
髋关节骨关节炎可分成两种类型,即原发型及继发型:
1、原发型髋关节骨关节炎
原发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发病原因不明,病人无遗传缺陷,没有全身代谢及内分泌异常,髋关节没有创伤、感染病史的病人,多见于50岁以上的肥胖型病人。常为多数关节受损,发展缓慢,预后良好。目前我国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较少。
2、继发型髋关节骨关节炎
继发型髋关节骨关节炎是指在发病前髋关节有某些病变存在者。如髋部骨折、脱位、髋臼发育不良、扁平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等。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常局限于单个关节,病变进展较快,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较原发性骨关节炎差。
导致髋关节炎的病因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髋关节骨性关节病初期多为持续性关节疼痛,伴有关节发软及滑落感,常在轻微扭伤、受凉或行走过长后发作。
1.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病是关节软骨生理性的退行变性,多见于老年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增龄:年龄增加是危险的因素,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②髋关节过度使用: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关节者患病率高。承受性差,退变加速。
③肥胖:肥胖增加关节负重,引起姿势、步态和运动活力的改变,影响关节的生物力学。
④遗传因素:不同种族和人群,髋关节骨关节病患病率不同。
2.继发性髋关节病系各种原因导致髋关节软骨损害而发生的髋关节病。常见发病因素有以下几种:
①先天性发育异常:如髋臼发育不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②后天性关节面不平整:如扁平髋、股骨头骨骺滑脱。
③创伤:髋关节内骨折对位不佳,导致关节面凹凸不平;邻近关节的骨折,对线不良。
④损害关节软骨的关节疾病:如神经性关节炎、关节感染等。
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大量饮酒引起股骨头坏死,后期可导致髋关节病。
髋关节炎的检查
1.X线表现
(1)早期X线片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软组织密度增加,关节间隙增宽。小儿骨骺核外移。
(2)中期,关节软骨破坏后,关节间隙变窄;继而关节面骨质糜烂破坏;两者均以关节负重区软骨破坏严重处明显,严重时,干骺端化脓坏死,可发生病理脱位。
(3)关节面以外的骨边缘性侵袭和破坏,是化脓病变从关节囊韧带附着处侵入骨内的征象,就意味着已沿着关节软骨下骨质蔓延,在骨内已形成脓肿。此时进展迅速,很快出现骨质破坏,游离骨块,关节塌陷,关节软骨广泛破坏,造成极严重的后果。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错位,头颈缺损,骨性融合。
2.血液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中性分叶核细胞计数高,血沉(ESR)高,C-反应蛋白(CRP)阳性。
治疗髋关节炎的方法
髋关节主要功能为负重,将躯体的重量传达给下肢,同时能做相当范围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和环转运动,且有吸收、减轻震荡的功能。其位置在全身的中部,结构特殊,当全身剧烈运动时,髋关节结构能适应由骨的杠杆作用产生的巨大力量。
当髋关节受损伤和患病时,主要治疗原则是恢复其解剖形态和功能,两者不能兼顾时,以恢复髋关节负重功能为主,运动功能次之,严重股骨头坏死经非手术治疗不疼痛,可以站立行走,生活达到自理,虽说在解剖形态上不如正常人,有点变形,也是可以接受的。
髋关节的前期治疗可以用一些保守治疗或者药物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果上述治疗后没有任何作用就得用髋关节置换术微创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以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动中,除了医生认为不能或者不建议从事的剧烈对抗性活动以外,患者可以进行诸如跑步、游泳、羽毛球、高尔夫球、自行车、骑马、舞蹈、太极等各项运动。
髋关节炎的预后
多晒太阳,注意防寒湿,保暖,使髋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疼痛缓解后,每日平地慢走,每次20~30分钟。尽量减少上下台阶、弯腰、跑步等使关节负重的运动,避免、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