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饮食 >> 周二影院VOL4饮食男女生存之
如果在一部电影中加入美食的元素,那无论是爱情片、喜剧片还是动作片,最后通通都会变成恐怖片。观众的心中不自觉跑起弹幕:啊,这个东西看起来好好吃!啊,这个东西哪里有得卖!啊,这个东西到底怎么做的!总而言之就是一句「我饿了」。
对于饕客来说,欣赏美食电影也是一场垂涎三尺的视觉盛宴。比如《第36个故事》里朵儿用心制作的咖啡和甜点;又比如《魔幻厨房》里那些令人时刻高潮的大闸蟹;哪怕是《撒娇女人最好命》,你可能只是对隋棠哭着喊着「不可以吃兔兔」的撒娇伎俩表示接受无能,不过对于吃货们来说,看着周迅依旧嚼得津津有味,那才是备受折磨。
当然,这些顶多就是小菜一碟。在中国漫长的电影历史里,还有大把以美食为题材的经典佳作。这些电影里的美食不仅仅是戳中了观众的味蕾,美食的独特含义也被无限拓展。
···
《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
本应该是中国人最平凡的家庭聚餐,在烹饪大师出身的父亲的巧手下,成了一场奇观盛宴。
然而,餐品料理的精致却掩盖不住一家四口之间日益凸显的不和谐。
影片尾声,依旧在一桌子美食前,父亲决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展一段忘年恋。
这一张餐桌,已不仅仅是美食的展示平台,对至高无上的父权、东西文化的碰撞、两代观念的冲突等等的解构,才是真正玩味所在。(忽然让我想起张怡微写的《细民盛宴》)
···
《食神》
一碗黯然销魂饭,惹无数风流人物饿昏头。
再熟悉不过的星爷喜剧。无论是那个能看不能吃的「鲜花彩虹拔丝」,还是能当乒乓球打的「爆浆濑尿牛丸」,美食同样可以承载如此多逗笑包袱。不过再多的惊叹都不及最后的那一碗「黯然销魂饭」。
在影片开头义正言辞地喊了一句口号「只有用心,才能做出最好的菜」,而各位看客隔着屏幕吃完这碗「黯然销魂饭」,想必也都愿意喝下星爷的这碗鸡汤。
···
诚然,并非所有的美食电影都是温暖的。人类在追求「吃」上面无所不用其极,对诠释「吃」上面也有点丧心病狂。
《三更2之饺子》
“吃的时候想后果,不要想前因”
这完全就是关于人性欲望的一则「食与色」的故事。一个富商太太想要回春来守住不安分的丈夫,选择了极端的方式——吃用婴胎做的饺子。
其实电影主题或是画面呈现并不重口,更让人心寒的是艾青青脸色的变化。
▲第一次吃饺子时她抗拒得把饺子掉落在地
▲到之后淡定看着周围的环境若无其事地吃着
▲再到之后擦着嘴讨论原材料的口感
▲到了最后她买下小三肚子已成型的孩子
▲贡献了整部片子中最棒的一句台词
▲自己举起了菜刀…
尽管那时候的杨千嬅演技有些「赶人」,幸好导演陈果善于那些气氛的营造。
▲屡屡躲过安检的旧式饭盒
▲滚着一颗颗「长生饺」的锅
▲看着压迫阴森的港式大楼
以及那个将杨千嬅演技碾压得渣都不剩的白灵。
在医院拿原料的时候,说起以前人流的工作,她说她是为人民服务。
在带着怀有孽种的13岁女孩来处理的母亲面前,她坚定自己不是黑市。
媚姨对于「饺子烹调法」的津津乐道,说实话,不比《舌尖上的中国》差。
···
《双食记》
“一个男人,谁让他吃两家饭的”
没有厨艺的出神入化,也没有菜肴的精雕细琢,美食在这里只是一件「杀人不见血」的凶器。
这部电影最大的创意,亦或说最让人惊艳的看点,莫过于将中华传统饮食有「养生之功效」,也有「相克之危险」运用其中。
小三给男人煮上一道「椒姜羊排煲」,实力达到催情的功效。
原配却给男人煮了「西瓜莲子羹」。两者同食,会伤元气。
三儿烹调了「鼓爆鲶鱼」,补中益阳。
搭配原配的「麦冬菠菜猪肝汤」,会烧心。
诚然,关于食物相克之说,一直未有定论。可是导演想要诠释的并非食物相克本身的逻辑,而是试图揭示爱情、性与婚姻之间的矛盾。
有一种观点认为,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的原则;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的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
所以我们不难明白,得知丈夫出轨妻子并非在捍卫爱情,而是在捍卫婚姻。她已经不去奢求丈夫的爱,而只是想要丈夫留在他身边。所以整部片子让人形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是余男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吴镇宇,一步一步走回家,那个她笑得灿烂如花,让人心寒,更让人唏嘘。
···
此处应有广告
燃!鹅!并!没!有!
只想提醒你一句,
虽然说找一个会做饭的男人/女人是件幸福的事。
但别忘了,当他/她可以在厨房里花费几个小时在厨房里料理一桌美食,当他/她毫不眨眼完成杀鸡剁鱼砍榴莲,那他/她也未必如你所想的那么温柔。
夜深了,大家吃好喝好哟。
-end-
从来只会大冒险,没有讲过真心话
「商业合作请留言后台」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