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诊断 >> NASMCES关于旋前变形综合征,你不
本文转自公号:运动表现家
作者:ScottLucett,MS,NASM-CPT,PES,CES
译者:Amelia
本文适合初级及以上训练者
旋前变形综合征的影响
和损伤预防策略
足踝复合体的功能失常,可能引起运动链中的其他地方出现肌肉骨骼问题,最终导致损伤。今天的文章会带大家认识一种常见的体态变形——旋前变形综合征。大家会了解到这种体态变形对人体运动链的影响,以及为了降低受伤概率,可以采用怎样的纠正训练。
引言
旋前变形综合征的体态特征是过度足旋前(也叫“扁平足”),以及伴随发生的膝内旋、内收(也叫“膝内扣”)。这属于下肢排列变形,但是可以引发“链式反应”,导致人体运动链上其他地方出现肌肉不平衡,甚至在足、踝、膝、髋和下背部引起疼痛。
研究表明,负重下的过度足旋前会造成胫骨、股骨、骨盆带的关节排列改变,给下肢和骨盆带来内旋压力,进而有可能导致某些软组织(跟腱、足底筋膜、髌腱、髂胫束)的张力增加以及某些关节(距下关节、髌股关节、胫股关节、髂股关节、骶髂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增大,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病征(1,2)。Khamis的研究显示,两边足部的过度旋前会导致骨盆向前倾,因而直接影响到腰椎-骨盆-髋联合的关节排列(3)。骨盆前倾往往导致腰椎曲度增大,因此足部的关节排列发生变化也有可能引起腰椎发生变化(4)。此外,单边的足部关节排列发生变化(成因比如一边的踝关节扭伤)可能会改变单边下肢、骨盆、腰椎的关节排列,进而产生或者加剧运动功能的异常。业余跑步和徒步爱好者尤其需要认识旋前变形综合征以及它对人体运动链的影响,因为体态变形加上跑步和走路时的地面反作用力将可能导致跟腱炎、足底筋膜炎、髂胫束综合征以及下背痛。
评估
评估是否有旋前变形综合征,可以采用静态评估加动作评估的方式。在执行静态评估或者动作评估时,让客户脱鞋并尽量露出膝盖,以便进行观察。执行静态评估时,从前面和后面观察足弓是否变扁平以及/或者足尖是否向外旋。执动作评估比如过顶深蹲时,观察足弓是否变扁平以及/或者膝关节是否内收内旋(膝外翻)。这些代偿当你从前面观察和从后面观察时都能够发现。大多数客户的这些代偿从后面观察时比从前面更明显,所以可以两个方向都观察,以确认自己的判断。
静态评估-前面观
静态评估-后面观
过顶深蹲评估-前面观
过顶深蹲评估-后面观
旋前变形综合征的纠正训练策略
旋前变形综合征的情况下,通常在功能上“过紧”的肌肉包括腓骨外侧肌群、腓肠肌、比目鱼肌、髂胫束、腘绳肌、内收肌群以及阔筋膜张肌(简称TFL),相应的在功能上“过弱”的肌肉包括胫骨后肌、胫骨前肌、臀中肌和臀大肌。对于造成此类体态变形的肌肉不平衡问题,NASM-CES的纠正训练系统可以帮助你解决(5)。首先,采用自主筋膜放松方法抑制那些可能“过紧”/过度活跃的肌肉组织。重点目标肌肉可能有腓骨外侧肌群、腓肠肌/比目鱼肌、髂胫束/TFL、股二头肌以及内收肌群。
下一步是采用静态拉伸方法延展这些“过紧”的肌肉。重点目标肌肉有腓肠肌/比目鱼肌、TFL、股二头肌和内收肌群。具体方法是在拉伸点保持至少30秒,每个部位的拉伸做1-2组。
处理了过度活跃的肌肉,接下来就可以采用孤立强化方法激活不够活跃的肌肉。重点目标肌肉包括胫骨前肌(抗阻背屈)、胫骨后肌(站姿单腿提踵)、臀中肌(靠墙侧卧抬腿)以及臀大肌(臀桥)。每个部位的强化练习各做1-2组,每组10-15次。
最后一步,练习一个整合动作,让需要激活的目标肌肉与其他肌肉协同做功,提高神经肌肉效率,提升整体的动作质量。举个例子,单腿平衡加多平面伸够,练习过程中保持足踝中立位且足尖与膝盖对应。每个整合练习做1-2组,每组10-15次。
小结
旋前变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下肢排列变形,能够通过人体运动链引发其他的运动功能障碍,乃至造成损伤。对足踝复合体进行静态评估和动作评估能够帮你发现这一体态问题。发现问题之后,采用系统性的纠正训练,能够改善肌肉与关节的功能性能力、提高动作质量,进而减少损伤的可能性。
想了解更多关于《NASM-CES美国国家运动医学学会纠正性训练指南(修订版)》的内容,请戳下方商品卡购买学习哦。
参考文献
1.Powers,C.M.().Theinfluenceofalteredlower-extremitykinematicsonpatellofemoraljointdysfunction:atheoreticalperspective.JournalofOrthopedicSportsPhysicalTherapy,33:-46.
2.Powers,C.M.,Chen,P.Y.,Reischl,S.F.,Perry,J.().Comparisonoffootpronationandlowerextremityrotationinpersonswithandwithoutpatellofemoralpain.FootAnkleInternational,23:-40.
3.Khamis,S.,Yizhar,Z.().Effectoffeethyperpronationonpelvicalignmentinastandingposition.GaitPosture,25:-34.
4.Levine,D.,Whittle,M.W.().Theeffectsofpelvicmovementonlumbarlordosisinthestandingposition.JournalofOrthopedicSportsPhysicalTherapy,24:-5.
5.Clark,M.C.,Lucett,S.C.().NASMEssentialsofCorrectiveExerciseTraining.Baltimore,MD:Lippincott,WilliamsandWilkins.
END
?文章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ys/1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