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B超测量

髋关节超声检查用的比较广泛的是奥地利Graf教授提出的方法,而在美国则喜欢用Harche教授提出的方法。在这里我重点谈Graf教授提出的方法,Graf将α角作为衡量骨性髋臼的发育状况的参数,将β角作为衡量髋臼软骨顶发育状况的参数。在测量前必颁确定主要的三条线:

(1)基线:自邻近髂骨的软骨膜转变为髂骨骨膜的点(A),由此点做髋臼髂骨侧面的切线(AE);

(2)骨顶盖线:自骨性髋臼内侧缘(inferiorrim)(C)至骨性髋臼外侧缘(B)的切线;

(3)软骨顶盖线:为骨性髋臼外侧缘(F)至髋臼盂中央的(D)连线。α角是由骨项盖线(BC)和基线(AE)相交而成的夹角,β如由软骨项盖线(FD)和基线(AE)相交而成的夹角(见上图所示)。

图1标准待测切面

图2标准待测切面解剖结构辨认1.股骨颈骺板;2.股骨头;3.滑膜皱襞;4.关节囊;5.盂唇;6.软骨性髋臼;7.骨性髋

臼;8.骨缘转折点

图3测量角度α角,β角

根据α角及β角的变化,Graf将整个髋臼的骨与软骨部分所对应的髋关节类型进行了细致的分型。首先根据α角的变化,将α角分为三大部分:

α≥60°(I型);

60°α≥43°(II型)

43°α(脱位髋关节)

生后12周,正常的髋关节的α角必须至少60°。II型髋关节根据α角又可以分成IIa型、Ilb型、IIc型。

IIa型:59°≥α50°,属生理性的不成熟的髋关节

IIa型根据年龄又分为IIa(+)型和IIa(-)型。

IIa(+)型:在生后的3个月内,髋关节发育是呈指数形式(exponentialfashion),在新生儿期那些3个月后可能发展为I型髋关节的α角是50°。髋关节的骨化在出生到生后3个月将是一个线性(linearfashion)的过程,而且每周达到一定的度数。达到或超过这个最小成熟度(minimumdegreeofmaturation)的髋关节,则称为IIa(+)型;比如,6周大的婴儿,其髋关节α角大于55°则是IIa(+)型髋关节,

IIa(-)型:髋关节α角没有达到这个最小的成熟度,这种髋关节应该接受治疗;例如,在新生儿时α角不小于50°,到6周大时,婴儿髋关节α角大于55°,就有可能在生后第12周转变为I型,则是IIa(+)型髋关节;如果在新生儿时α角不小于50°,到6周大时,婴儿髋关节α角仍不到55°,比如50°,它就达不到成熟度,这个髋关节就是IIa(-)型;

Ⅱb型:60°α≥50°,但婴儿年龄大于3个月,这个髋关节是发育不良的髋关节;

IIc型:49°α≥43°,这时髋臼明显的发育异常,接近于脱位,然而Ⅱc型髋关节股骨头仍位于髋臼内。这一型可见于任何年龄段。

在股骨受到压力作用下,股骨头轻微移动,推顶着关节囊、关节盂或髋臼骨顶的透明软骨,如果髋臼骨顶发育良好,那么这时股骨头的移动是叫以接受的。这个髋臼软骨轻微的移动叫做掸性扰动Celasticwhipping)。这种现象可以发生在这几种类型中:I型、IIa型、IIb型。如果髋臼骨性被盖发育的很差,严格的讲是Ⅱc型或更差的类型,髋臼软骨顶及髋门盂受压变形,剪力的有害因素作用于软骨顶及骺板。这时股骨头的运动可以导致破坏增加及脱位的发生。这种髋关节是真正的不稳定髋(病理髋)。

对于髋关节超声诊断,大多针对新生儿及4个月以内的婴儿。

有人认为对于4个月以上的婴儿,由于其股骨头骨化核明显,影响了检查效果.因此建议做其他的检查。

我个人认为:甚至在6个月的婴儿,虽然股骨头骨化核呈半月征,但是旋转股骨头后仍然可以对髋关节进行检查和测量。

对于股骨头骨化程度明显影响到髋关节超声检查和利测量时,我建议做3DCT扫描。(磁共振价格高,不适合做常规的检查)

α角的几个关键角度

1.α角60°Ia型(软骨发育长、好,覆盖股骨头)

Ib型(软骨发育短、小,覆盖股骨头少,仍属于成熟髋关节,属于变异)

2.α角50-59°IIa型(3月)(正常或生理性不成熟

不需要治疗)

IIb型(3月)(发育不良)

3.α角43-49°IIc型(股骨头骨性覆盖太少,可能脱位,及时治疗会好转,临床可能阴性)

4.α角43°III型、IV型(脱位髋)

β角的几个关键角度

1.β角55°

α角60°Ia型β角55°(软骨发育长、好,覆盖股骨头)

Ib型β角55°(软骨发育短、小,覆盖股骨头少仍属于成熟髋关节,属于变异)

2.β角77°

α角43-49°IIc型β角≤77°

D型β角77°

Ia型α64°β48°

IIa型α52°β69°(3月)

IIb型α53°-β58°(3月)

IIc型α44°-β76°

D型α48°β77°

超声描述:

骨性髋臼形态严重缺陷

骨性髋臼外侧缘扁平

软骨性髋臼缘无法覆盖股骨头

IIIa型α36°超声描述:骨性髋臼形态差骨性髋臼外侧缘扁平软骨性髋臼缘向上移位

IV型α35°

超声描述:骨性髋臼形态差骨性髋臼外侧缘扁平软骨性髋臼缘向下移位

总结

1.大部分新生儿属于IIa型髋关节,少部分可以是

I型(大部分在55度左右)

2.第3个月结束,都需要达到I型,否则就有危险了

3.新生儿α角最小值为50度,到第3个月后才有可

能发育为I型

4.6周后的婴儿,α角最小值为55度到第3个月后才

有可能发育为I型

5.α角与年龄相关,如果年龄落后于成熟,还是属于不正常的髋关节

诊断要点:

1.小孩的年龄

2.描述

3.测量(标准平面下进行,除了脱位髋关节,脱位诊断明确,无需测量)

4.分型(描述、测量结合判断)

不主张使用覆盖率:因为股骨头不是圆的,稍微改变后,指数改变很大,只能给予目测提示

III型、IV型脱位髋关节,股骨头向后、向上,髂骨下缘点可能偏后或不能探查到,此时不能找到标准平面,不能进行测量

各分型特点

I型正常成熟髋关节,一般在三个月以后出现新生儿时期表现为成熟髋关节的,到了三个月以后也可能转变

I型在少部分情况下,才会出现α、β角是同一交点

II型软骨覆盖骨覆盖(骨化延迟)

与年龄多相关

III型软骨顶不能把股骨头维持在髋臼窝内,软组织上翘

大部分软骨顶上翘,小部分软骨顶下折(容易复位)

IV型软骨顶向下滑,不再覆盖在股骨头上

软骨顶完全下落入髋臼

大部分软骨顶对股骨头阻挡,股骨头难入髋臼(复位差)

曹雁老师主编的超声书籍

妇产科超声笔记元

心血管超声笔记元

盆底超声诊断学元

超声操作指南与报告元

阑尾超声诊断学

请联系

1.网店负责人赵总







































白癜风遇上节日优惠
咨询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wh/98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