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58%,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3%,多见于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70岁以上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这一类病例的处理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误区,尤其是患者及其家属过于保守的观念很多时候是害了患者,有鉴于此,特写此文。

1.定义

发生于股骨头以下,转子间线以上,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区的髋部骨折,属于关节囊内骨折(图1)。

图1.股骨颈骨折的部位

2.流行病学

90%的患者超过50岁;保守治疗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5%;如果患者骨折前能够生活自理,则积极手术治疗(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有80%的患者恢复行走能力,有70%的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3.骨折的高危因素

骨质疏松、年龄(5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翻番)、性别(女性高2-3倍)、生活习惯(酗酒和咖啡因摄入过量)、缺少运动、体重过轻、既往有髋部骨折、服用精神类药物等。

4.治疗原则

取得比自然病史要好的结果,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最小化甚至避免、恢复受伤前的功能水平、提供高效费比的治疗方案。

5.治疗方法和治疗目标

手术已经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两种方法;前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但是容易出现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手术翻修率高,术后要限制负重3个月;后者具有能早期下地、关节功能优良等优点,也没有上述两种并发症,但创伤稍大、初次费用高。对于青壮年患者(60岁以下),其治疗目标是促进骨折愈合,防治股骨头坏死,避免过早的人工关节置换,因此首选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图2);对于老年患者(60岁以上),其治疗目标是尽快恢复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尽可能减少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和中风等,因此首选人工关节置换术(半髋置换和全髋置换)。

A.手术体位

B.置入导针和拧入空心加压螺钉

C.术中C臂X光机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的效果

图2.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

6.特殊人群处理:70岁以上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70岁以上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处理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尤其要考虑基础病、骨折前的生活自理能力、骨质疏松的程度、长期卧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等等,采用积极稳妥的治疗方案,综合各方面的考量,半髋置换术是目前公认的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图3),因其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于毫升)、手术时间短(少于30分钟)、术后恢复快(3天后可以下地行走)。

A.术前平片B.术中照片C.术后平片

图3.77岁女性患者右侧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源自“公共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wh/120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