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唇撕裂是导致髋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但因为该病的发病部位较为局限,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无法明显显示,加上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在临床中常常会被漏诊。

MRI检查是目前诊断髋臼唇撕裂的首选影像学方法,特定的扫描方法和信号特点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通过对该病的解剖和MRI特点一起来认识下该病吧。

髋臼唇解剖学

髋臼唇是附着于髋臼盂缘的纤维软骨,主要功能是吸收冲击力,分担压力及润滑关节。

图1髋关节冠状面示意图

图2髋关节尸体解剖图

临床特点

髋臼唇撕裂的原因有很多,如创伤性、先天性(如髋臼发育不良或过度覆盖)、退行性及特发性等多种因素。临床所见病例多数与髋关节轻微损伤或超范围的关节活动有关。

髋臼唇撕裂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髋关节周围疼痛和关节绞锁,关节弹响、绞锁或患者自诉「死腿征」。

影像学表现

正常盂唇为附着于髋臼缘的均匀三角形低信号,盂唇撕裂表现为盂唇实质内高信号累及关节面或关节囊面。好发部位在髋臼唇与关节软骨交界处,近90%位于髋臼前上唇。

常规MRI检查对盂唇损伤的诊断阳性率不高,除关节镜检查外,磁共振关节造影(MRA)是目前最敏感和最特异的检查方法,为髋臼盂唇损伤诊断的金标准。

图3A图为冠状位T1WI;B冠状位PdWI;C冠状位T2WI正常髋臼唇呈三角形,低信号

图4髋臼唇撕裂患者,A图髋关节MR造影冠状面图像,髋臼外上盂唇撕裂(白箭);B髋关节直接MR关节造影斜矢状面图像显示前盂唇与髋臼分离(白箭)

髋臼盂唇发生撕裂时,液体或者滑膜会进入撕裂的盂唇内,在MR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的盂唇内出现高信号。盂唇撕裂常见于髋臼前盂唇上部及外上盂唇前部,后盂唇撕裂较为少见。

案例一

基本病史:男,30岁,职业曲棍球球员,练习时发现右髋关节屈曲和内旋受限。

图5髋关节MR造影,冠状位T1WI压脂序列提示髋臼唇纵向撕裂,其内可见高信号造影剂

病例二

基本病史:男,35岁,职业足球运动员,左侧髋关节疼痛,X线超声及常规MRI检查未发现异常,行髋关节MR造影检查结果如下。

图6冠状位T1WI显示髋臼唇撕裂,其内见高信号造影剂,达关节囊面

总结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髋关节疼痛时,要想到髋臼唇损伤或撕裂的可能,首选MRI检查。当MRI提示髋臼前盂唇上部及外上盂唇前部低信号内出现高信号,且高信号达到关节面或关节囊面即可诊断髋臼唇撕裂。

编辑

刘芳









































白癜风在线咨询
白癜风难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jc/27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