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炎症状主要是疼痛,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

骶髂关节在哪里

骶髂关节由于特殊的位置关系,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对而构成。在结构上属滑膜关节,从运动方式上可看做屈戌关节或滑车关节。一旦发生关节紊乱,不但会造成腰骶部疼痛而且也损伤经过附近的神经,从而引起下肢的麻痹。诊断标准腰部有外伤史或者生产史;腰部肌肉紧张、疼痛,在骶髂关节处有压痛或者叩击痛,下肢有麻痹可涉及至臀部或下肢的后、外侧;直腿抬高试验(±),4字试验阳性;排除腰骶部的肿瘤、结核病、骨折病史。符合以上所有条件者可诊断。临床表现患者自觉腰骶部疼痛,有时可牵涉至臀部,下肢后、外侧;严重者歪腰扭臀、步行、起坐困难、翻转不能、甚至打喷嚏时疼痛加剧,坐位时以健侧负重为主;症状轻的患者腰骶部酸痛不适,活动基本正常,腰骶部易疲劳;慢性患者偶有会阴部不适、痛经等盆腔脏器症状,病程长者腰臀腿肌群萎缩。

骶髂关节炎怎么治疗

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①患者俯卧位于治疗床上,术者通过点、按、揉等放松手法,由轻到重放松腰骶部肌肉以及双侧臀部肌肉。②骶髂关节调整手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嘱患者头部转向健侧,双手自然下垂放于治疗床两侧,双腿分开约60°;术者站于患者健侧,助手站于患者患侧,助手双手抱患侧大腿,抬高患肢约45°(患侧髂前上棘脱离床面),术者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叠加,掌跟置于患侧骶髂关节处(压痛点)向下按压,方向垂直于骶髂关节面,当按压到阻力最大位置时,利用腰部力量,突然向前发力,按压骶髂关节处,力度控制在45~kg,按压过程可听到骶髂关节“咔嗒”响声或骶髂关节移动感。以上手法每隔2天治疗1次,总共治疗4次。整个疗程约10天。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及压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改善。

好转:症状减轻,负重后加重。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改善甚小,甚至加重。

骶髂关节紊乱引起下肢麻痹的病机分析

骶髂关节紊乱(错位)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在外力和其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其周围韧带肌肉损伤或者超出生理活动范围,从而使耳状关节面产生微小移动而不能自行复位,导致关节周围力学平衡被打破,并出现临床相应症状者;即骶髂关节面的对应关系发生轻微改变而导致局部疼痛与功能障碍者。

正常情况下,骶髂关节承受三方面的力,即躯干的重力,双下肢向内上的支撑力以及耻骨联合的内聚力。这些力的静态和动态的协调是维持正常骶髂关节结构的主要力学因素,当有暴力作用或盆腔及周围组织结构病变时,导致这些力的平衡失调,容易发生骶髂关节错位。

错位的关节周围容易产生无菌性炎症、水肿刺激附近的神经。例如刺激到股后侧皮神经及坐骨神经时出现大腿后侧痛及坐骨神经刺激症状,刺激到第4腰神经时出现臀外侧及大腿前方疼痛等。

这些症状极容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正骨推拿手法特点主要体现在2方面:首先是对肌肉的松解。

李氏正骨推拿介绍

李氏正骨推拿手法强调肌肉的松解。骶髂关节周围较为重要的肌肉有:竖脊肌、背阔肌、臀大肌、梨状肌、股二头肌、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等,这些肌肉的运动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有学者发现,久坐能够使梨状肌伸长,梨状肌的这种收缩可以加强骶髂关节的稳定性。通过推拿手法不仅可以起到松解肌肉痉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损伤肌肉的修复,而且还有助骶髂关节周围的稳定,提高长期疗效。

所以对腰骶部肌肉、臀部肌肉的松解必不可少。其次,李氏正骨推拿手法的特殊性。采用张氏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不需要对骶髂关节紊乱进行分型。在治疗中,利用下压冲击之力作用于骶髂关节处,瞬间产生负压,借助骶髂关节周围强大的肌肉和韧带,牵拉错位的骶髂关节,使之复位,重建骶髂关节解剖学稳定系统和生物力学稳定系统。

本病经合理治疗,一般预后尚可。

  1.卧硬板床。

  2.避免久坐。

  3.注意腰部保暖。









































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北京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by/42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