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在普通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20%-30%,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血液透析快要结束时,来势凶猛。初期病人感到心慌、出汗、面色苍白、血压明显下降或是测不到,可引起心跳骤停、死亡。它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本周我们请来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赵杰护士长讲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与防治。

导致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①循环容量下降是发生低血压的重要原因,由于超滤过快,其速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血流量迅速减少,心肌灌注下降,而使血压急速下降。

②心输出量减低,左室收缩功能减低,透析前血钠水平减低是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这一特点更为显著。

③外周阻力和容量血管功能异常,血液透析5年以上的病人由于心血管病变,左心室舒张末期血压上升,心脏顺应性差,心室充盈减少心输出量减低也易发生低血压。

④营养不良,尤其是老年人伴有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的病人易发生低血压。它与透析次数不够引起的透析不充分有关,血中毒素过高;食欲不佳,精神负担过重、抑郁;胃肠道吸收减少;每次透析营养物质丢失;透析病人特殊的病理状态,如代酸,内分泌紊乱;慢性炎症状态,使机体消耗或能量代谢障碍。

⑤在血容量下降时,自主神经对心血管活动的代偿性调节机制对维持血压的稳定起重要作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与低血压有关。

⑥部分病人是由于对透析液中的醋酸盐不耐受,而发生低血压。

二、防治

①尽量减少脱水量,两次透析间隔期不要超过3天,如脱水量稍大,可设程序间歇式脱水。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控制体重不要增长太快,每天体重增加不超过1公斤。每次脱水量控制在干体重的5%以内。

②加强饮食营养,减少营养不良发生。注意血中白蛋白含量,尽量维持35g/L以上,口服开同纠正负氮平衡,口服必需氨基酸15-20g/d,减少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必要时可在透析中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或氨基酸的方法来纠正低蛋白血症。

③定期做血滤、灌流及CRRT,可增加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有助于减轻炎症状态和蛋白分解代谢,减少自主神经损害。

④监测离子变化,避免离子紊乱,如低钠等。

⑤定期监测心脏彩超,提检EF值,判断心功能变化,及早治疗。

⑥透析中可采用高钠透析,低温透析,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不要进食过饱;透析前不要口服降压药。

⑦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纠正贫血,增强体质和耐受力,适当运动,保持良好乐观心态,必要的药物干预也很重要,如米多君、生脉饮口服液对提升血压有一定益处。

如果您有什么建议或疑问,可以直接留言富生之家







































去风湿的食物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节  首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by/14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