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世界马蹄足日(WorldClubfootDay)

先天性缺陷可治愈!!!

每年的6月3日是国际马蹄内翻足日。临床工作中经常有家长问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以治疗吗?有没有后遗症?家长十分担心,四处求医。医院小儿骨科医生表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儿经过系统治疗是可以正常行走的。

什么是先天性马蹄內翻足?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出生后即存在的足部结构畸形,主要包括四部分畸形成分:踝关节跖屈、前足内收、后足内翻、高弓足。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有哪些类型?

特发型:病因不明。

体位型:柔软的、非固定性畸形。

神经肌肉型:神经肌肉疾患相关的足踝畸形,如脊髓脊膜膨出或脊柱裂伴发马蹄内翻足畸形。

综合征型:伴随已知综合征出现的足踝畸形,如多关节挛缩伴发马蹄内翻足畸形。

如何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产前诊断:最早在妊娠12-16周可通过超声发现胎儿马蹄内翻足畸形的存在。

出生诊断:出生后通过临床检查可明确诊断。

需注意产前超声诊断并不是%准确,以出生后的诊断为准。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需要治疗吗?

除体位型马蹄内翻足以外,其他三种类型的马蹄内翻足都需要治疗,避免出现残疾。

即便确实存在需要治疗的马蹄内翻足畸形,目前已有明确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程序,通过出生后的系统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选择哪种治疗方法?

对于新生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以往的广泛软组织松解手术,虽然短时间内改善了足的外观,但远期易出现关节僵硬,疼痛,足外翻畸形等并发症,且发生率高。目前治疗首选国际公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Ponseti(潘塞缇)技术。其治疗效果已通过许多国家大量的临床实践得到证实。具有远期效果好、患儿痛苦小、耗费少等优点。

通常首先进行5-8次石膏治疗,使内翻及内收得到矫正;在末次石膏治疗完成后,经皮跟腱切断,以彻底纠正跖屈,然后打最后一次石膏并维持3周;再用夜间戴脚外偏支具以维持矫正效果,夜间支具通常需要用到孩子2-4岁时。另外,密切随访,个别孩子可能要行肌腱转位术。

经正规的Ponseti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通常能够获得几乎正常的足外观和功能。但若仔细观察可能会有略微不同,如治疗侧较正常侧足略小,小腿稍细,或出现轻度的患肢短缩,但这些差异一般来讲并不会对孩子的生活和运动造成任何影响。

何时开始治疗?

通常最佳治疗时机选择出生后1周,因为此时患儿的组织弹性好,利于矫形。越拖延,越难治,效果越差。因此,必须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什么呢?

石膏出现难闻气味或者液体从石膏内渗出;

石膏边缘皮肤发红、肿胀或者有破损;

足趾发紫、发黑或感觉冰凉,有末梢循环差的表现;

石膏滑脱;

患儿无原因发热超过38.5℃或者无原因哭闹;

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

TypicalCase

蓝宝宝,右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1周来我科就诊,经正规Ponseti技术治疗后,效果显著,恢复很好。

第一次矫形(.12.21)

第二次矫形(.12.28)

第三次矫形(.01.04)

第四次矫形(.01.10)

跟腱松解石膏固定3周术后

矫形9月复诊(.09.18)

矫形11月复诊(.11.13)

End年10月26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医院集团工作站在罗湖落地。年6月19日,医院医院春风院区举行“平乐郭氏正骨工作站”揭牌仪式。“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承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医院集团医院名誉院长郭艳幸教授为该工作站授牌。医院小儿骨科医院(上医院)小儿骨科全体医务人员秉承中医正骨之传统,运用现代医学之精华,对各类骨伤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辅以配制的中草药制剂,以最好的方法,最短的时间治愈患儿的骨折和疾病。我们总的治疗原则是: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开刀;创伤小、痛苦小、花费少,疗效好。我们的特色是治疗小儿骨折创伤,采取的“手法整复经皮钢针内固定”方法,我们坚持“能闭合复位绝不开刀手术”的理念,“痛苦小,花费少,疗效好”,在深圳地区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长的盛誉称赞,也是我们小儿骨科前辈一代人甚至用生命总结、创新出的一种符合现代科学理念的微创治疗方法,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多次在全国小儿骨科专业学术会议上分享交流特色的治疗方法,受到了专家同行的高度好评。我们的优势在小儿畸形骨科方面,擅长对小儿各种先天性畸形、生长发育畸形的矫正,具备国内先进水平,据近20年统计,小儿骨科已完成多种高难度疾病的治疗,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脊柱侧弯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先天性肌性斜颈、儿童股骨头坏死及扁平髋、大脑性瘫痪后遗症、先天性成骨不全(脆骨病)畸形,多指(趾)并指畸形,儿童常见的膝内外翻畸形(“X”型“O”型腿)等。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by/133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