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症状 >> 先髋发育不良术后,整体训练都不错为什么走
经过上一期分享,大家至少明白了一个概念,步态矫正≠练好臀中肌,因为在我们走路过程中,需要屈髋、伸髋、外展肌群及核心肌群的协同合作,甚至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等,才能实现走路这项人类的基本功能。任何一块肌力不足都可能造成步态异常。
康复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功能障碍,行走作为一个大板块,步态也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可能大多数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的患者都会觉得自己训练的还不错,为什么走路还是有问题呢,但是大多数人都会误解一个概念,训练得挺好的并不等于肌力也练得挺好的。所以今天我们主要来讲一讲,如何激活髋、膝、踝周围的肌肉,进行肌肉的整体性训练。
正常作用下,臀中肌在迈步相过程中起到稳定、支持骨盆稳定的作用,臀中肌肌力弱行走时的步态异常,又称Trendelenberg步态,即下肢离地侧骨盆下降,躯干向支撑腿侧侧弯。
对于先髋不良术后的患者最常见的就是侧抬训练臀中肌,但大多数患者最后都是阔筋膜张肌在代偿。臀中肌激活,我们由靠墙足跟滑墙开始,进一步蚌式开合,由自身抗重到加阻力带,再到螃蟹步行走,整个臀部都能感到非常酸软。
臀中肌被叫醒了,在完成侧抬这个工作任务时也很努力,但是它适应侧抬的训练强度,却可能不会在走路踩地的瞬间及时收缩,无法满足肌肉对时间的要求,所以在步态中臀中肌仍然没能有效参与。也就是说,臀中肌除了能做侧抬之外,在走路、上下台阶等整合功能中就找不到存在感了。因此不能忽略髋、膝、踝周围的协同肌群。再以臀大肌为例,臀大肌作为主要的伸髋肌及躯干稳定肌,臀大肌肌力弱时,患者足跟着地后,腹肌和脊柱旁肌群立即收缩将髋关节向后拽,从而形成挺胸凸腹的臀大肌步态。那么臀大肌怎样来训练呢?
术后早期我们会从夹臀开始,避免臀肌萎缩;
6周之后,一般会做双腿臀桥来增加臀大肌肌力;
接下来过渡到单腿臀桥,以使臀肌支撑时能够维持骨盆的稳定;
然后是站立位伸髋(束腿负重),开始进入臀大肌的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训练深化的下一步是减少腘绳肌参与,通过髋铰链来最大程度优化臀大肌功能;
最后是整合性步态训练。
股四头肌作为一个跨双关节的肌肉在行走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股四头肌的激活在康复中常常会用到Compex,Compex品牌源于瑞士,20余年来专注于研发最先进的电刺激技术,用于运动塑身、肌肉恢复、损伤预防和疼痛治疗等。它无线电疗的发明使电刺激训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神经肌肉电刺激与运动训练完美结合。所以我们在门诊见到的患者即使一直有好好的训练,并且觉得自己训练效果还挺不错,但其实大部分患者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和错误。今天只是例举了几块大的肌肉,每个患者都存在个体差异,具体的康复计划还是应到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评估后再训练。
文章科普仅供参考,身体中的任何医院或康复中心进行评估和治疗。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by/1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