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需要吃什么药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30/5661850.html

全文长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我们都用过电,日常生活工作都离不开他,对它好像再熟悉不过。

但仔细回想,我们其实并不太了解电的本质(或者说中学的电学理论早就还给了老师),我们最多只是借用各种电器在间接的使用它。当各种电器或是电路没出什么问题时,一切都还平静如常,可一旦出了毛病,我们往往就抓瞎了。

我们的身体其实也是一样的。

“健康的时候身体是‘透明’的”这句话我们应该都听过。但它‘不透明’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束手无策了。简单的小问题可以直接吃几片药,稍微复杂一点的就去看看医生,连医生无法帮你根治的时候(膝盖不适、手腕习惯性损伤、肩颈劳损、腰部挤压、身体不平衡等等)或许你才会想到瑜伽老师(或是理疗老师)。

幸运的话,遇到个真正懂技术的靠谱老师,你身体上的这些‘疑难杂症’或许还有希望解决。但是老师并不能一直在你身边无时不刻的指导你,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你也成为一名‘懂技术的电工’,或是说,成为一名。

这听上去好像很难、很复杂,但其实并没有多玄妙,有时候就像一样简单。今天的文章,就让我们来一窥理疗的’可怕‘与’美妙‘,让你尝试一下做身体工程师的感觉。

太长不看篇

脊柱中轴上的’蝴蝶效应‘

简易自我评估法

踏步评估法

婴儿式评估法

腰部肌肉不平衡这一个点,可能引发:

腰椎侧弯加深

胸椎侧弯

高低肩(一侧肩颈劳损)

倒立歪(肩部、腰部、腿部)

后弯损伤(一侧腰椎易挤压)

骨盆高低及旋转不平衡

双腿内外旋差异

双腿后侧柔韧性

(单腿、双腿)站立不平衡

足弓高低不平衡

两侧膝盖易损

一侧翼状肩胛

一侧锁骨易损

一侧手腕易损

甚至包括视力不平衡

……

解决之道

理疗常规大课

理疗相关培训

改变不良习惯

脊柱中轴上的’蝴蝶效应‘

脊柱是身体上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是连接上下躯体的桥梁,也是平衡前后左右维度的中枢。脊柱本身的正常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他身体部位的健康。而且往往只要有一点点不平衡,就会引起一连串不可估量的蝴蝶效应。

那普通人如何了解自身脊柱是否正常、健康呢?是否一定需医院拍片才能获知?其实并不用这么复杂,现在我们就来尝试一个超级简单的方法。

评估难么?

简易自我评估法

①原地踏步评估法

1.找一个方圆两米内无杂物的空旷地(可以是垫子上,可以是办公室、家里),但应是平坦的、安全的(不要在凹凸不平的草地上,或是大马路上)。

2.面向垫头(或是一个标记物),闭上眼睛(很重要。如果实在害怕,也请半眯眼,且不要有任何清晰的焦点)

3.开始原地踏步,就像平时走路、逛街时一样,步伐越自然越随意,评测结果才会越准确。持续大概1分钟左右。

4.1分钟后睁开眼睛,看看自己是否有转向,并且看看转向的方向,以及角度。并先记录在心,接着做下面一个评估。

②婴儿式评估法

1.双膝跪地普通婴儿式跪卧(双膝可略微分开)

2.双手同时向后用掌心摸后腰部肌群

3.观察哪侧的肌肉更厚实、饱满、紧致,另一侧会相对较扁平、塌陷、松软。

小猜测:没‘猜错’的话,你在①中转向的方向(左或右),跟②中厚实饱满的腰在同一侧?

(注:此方法仅适用于大多数常见状况,仅供参考。具体如有差异可能是因为更多细节综合所致,需要更细致的评估才可确诊)

如果猜对了,你就可以’放心‘继续往下看,卷福小陈在下面等你。

还能’猜‘出哪些?

腰部肌肉不平衡这一个点,可能引发:

腰椎侧弯加深

腰部后侧肌肉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腰椎的侧弯直接引起的(而腰椎最初为什么有侧弯,那又是另一个可长篇大论的话题了,现在先不深究)。而不加控制的话,肌肉的差异又会’回馈‘到腰椎,使腰椎的侧弯程度愈发严重。

除了他们俩这样恶性循环的’相爱相杀‘之外,还会殃及到其他临近区域,下面来’猜猜‘还有哪些会被殃及池鱼。

胸椎侧弯

最容易受影响的是临近的胸椎。根据生活、练习习惯,胸椎很可能产生两种侧弯,歪向同一侧就是‘C’侧弯,歪向反方向则变成’S(甚至还有多S的情况)。(如何判断呢?很多,比如再观察下高低肩的种类便可判断)

而当胸椎、腰椎这两兄弟都不中正,上至臂膀、头部,下至髋胯、腿部,都会受到影响。(同是互相影响、恶性循环)

再往下继续看。

高低肩(一侧肩颈劳损)

脊柱侧弯一般都会催生出高低肩,而高低肩本身还会促成同侧的肩颈劳损。若加上办公时的不正确坐姿、或是背单肩包,或是睡觉只习惯向某侧侧卧等等,这种情况将会恶化。(没错,它们也是互相影响恶性循环的)

倒立歪(肩部、腰部、腿部)

对于练习瑜伽的你,以上三个问题的影响在倒立中的呈现就是重心偏移。

先是肩颈、然后是腰腹、最后是胯腿部分,这些还只是左右对称的不平衡。

而在身体前后的维度,则会伴随胸肩旋转、髋胯旋转等等。

这也就是你总感觉自己倒立歪了,但被扶正后又不知道怎么保持的原因,因为要顾到的点实在太多了。

’就一个腰部肌肉不平衡就有这么影响么?‘或许你会惊讶不已,这听上去可怕极了是不是?

不要怕,傻孩子,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后弯损伤(一侧腰椎易挤压)

除非你是一个觉知已经很强、很精微的练习者,能有足够的控制力避免不良顺位,以及会使用腰腹肌群保护脊柱。

否则,最容易出现的是腰椎的挤压。回想一下你的后弯是否总是在某一节、某一侧产生挤压和疼痛?

若是没有在腰椎及周围软组织伤到无法修复前停下的话,各种炎症和不适就会随之而来。你应该听过不少后弯做多、做深的’高级练习者‘一直强忍着痛练习,最后’退出江湖‘的故事吧?

希望你不要延续这种故事。

骨盆高低及旋转不平衡

刚才已经提到过了,在倒立的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因为倒立使用了平时不习惯的角度(倒置)和不习惯的肌群保持来那个状态(体式),使’感觉‘更加明显。

而日常站立、坐立时这种情况会得到’缓解‘——因为使用了习惯的肌群,才显得这种’感觉‘不强烈。加上倒立练习只是一天中短暂的几个瞬间,而站立坐立才是常态,就容易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不愿下决心去解决。

很多时候瑜伽里的受伤,就是这种事前不愿着手改善,练习时又抱着’我能行的吧?蹦上去再说‘的侥幸心理造成的。

你骗你的身体,身体也会很老实的反馈给你,最后的痛苦还是要由你自己来尝。

双腿内外旋差异

再额外送一个评估结果给你——你有力饱满的那侧腰,同侧的腿盘莲花会比另一侧要好。

对不对?

它们是怎么‘勾搭’上的?又是一个可以好好推导的故事了。后面会提到。

双腿后侧柔韧性

而仅通过腰后侧的不平衡,还能推导你的哪条腿后侧在前屈时会紧。

有时你练了几年、十几年的瑜伽,腿部的前屈始终无法得到平衡的改善,那就不是不努力的问题了,而是你可能没搞懂它的问题根源在哪,而在瞎折腾,瞎纠结。

(聪明的你现在猜猜,问题的根源在哪?)

(单腿、双腿)站立不平衡

腰部不平衡的蝴蝶效应会遍及全身,往下也会到脚踝、足弓、脚掌……

同样的,卷福小陈也能‘猜’出你哪个足弓会更塌陷,哪边的单腿站立体式会更稳。

或者说你的双腿站立体式的上半身会偏哪边,比如站立前屈时、或比如站立后弯时。

或许你会着急的问,’老师,这么多问题都是腰后侧不平衡这一个因素决定的么?那我改变腰这个点是否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了?‘

我的回答是:’不全是,它(腰后侧不平衡)只是蝴蝶效应的起始,是它引起的一连串‘风暴’造成了这么多影响。当‘风暴’已经产生效应,单纯的消灭‘蝴蝶’并不足以消除所有问题‘。

两侧膝盖易损

在腰与脚之间,是一个能灵活动来动去的膝盖,换句话说,它们也容易因为腿脚的不平衡而受牵连。

举个例子,某条腿盘莲花容易伤膝盖的内侧,而另一条腿则可能是英雄腿时膝盖外侧易损。

造成这两种损伤不是‘偶然’的,而是某种程度上的‘必然’。

一侧翼状肩胛

再来说说上半身的‘易损’情况。

肩胛骨是一个连接手臂和身体中段的重要枢纽,它也会因为以上不平衡而受牵连。

除了高低肩,另一个常见问题就是翼状肩胛了。

随之而来的是肩部背部肌群弹响、弱化、劳损等等问题。

一侧锁骨易损

如果你懂一点解剖学,就应该知道肩胛骨、肱骨(大臂骨)和锁骨组成了肩关节区域,而肩胛骨和肱骨本身是不直接与身体中段接触的,换句话说肩胛骨及整条手臂只通过细细的一根锁骨物理连接到胸骨柄上(骨骼连接)。

简而言之,肩颈手臂的不平衡,容易对胸锁关节带来一万点伤害(特别是肩部肌群弱的情况下)。

是否有卧龟式(或是脚绕头类)、手臂平衡体式、倒立等做多了锁骨处会不适的经历?

一侧手腕易损

另一个上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手腕——手腕关节挤压痛、积液、甚至是挫伤,为什么?这跟腰部有什么联系?而且伤的往往只是一侧,这又是为什么?

还记得刚才提到的倒立时会有的不平衡么?跟这个很类似,而且还会算上手臂本身的不平衡因素。

甚至包括视力不平衡

听到这有些同学可能就崩溃了“哇塞老师!怎么可以连视力都影响到?!我不要活了!”

(摸摸头)傻孩纸,谁让你不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呢?

(推开……)继续好好听课。

当‘风暴’席卷至肩颈,头部就无法幸免。在下面这些‘家伙’的影响下,你两侧视力的差距也会变化,比如:颈部肌群的不平衡、睡觉侧卧的习惯(也是腰部不平衡引起的)、办公的器材摆放(是的,也可能会潜移默化受腰的影响),甚至是眼睛的偏斜习惯(这个你更难觉察到)

‘老师,快告诉我,是不是就只有这些了吧?,那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想得美……

‘……’

我该怎么办?

解决之道

以上一连串的问题,只是‘一只蝴蝶’造成的‘风暴’中的一部分。想想我们身上还有多少‘蝴蝶’?那真是细思恐极。

怕是好事,怕了我们才会有动力去切实执行正确的练习法则、提高觉知、照顾好身体。

理疗常规大课

通常来说,很多人觉得理疗课就是用网球滚动滚动、放松放松,然后做一些简单到快睡着的体式来打发时间的课程。

这其实是一种谬误。松解只是理疗方案中最常见、最初步的方法,而它背后还有更多诸如评估、顺位调整、觉知建立、精准强化等等步骤,这些细节的把控才能让看似简单轻松的体式带来神奇的疗愈效果。但这些后继步骤也是常常被学员所忽视的。

不精准的练习理疗就会毫无效果,也造成了很多本来存在问题需要解决的人慢慢放弃了,错失了最佳时机。不少人再次出现在理疗课堂上时,已经是伤痕累累了。

所以建议已经参加过大课的同学,最好能保持一点耐心和细致,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而对没参加过理疗大课的同学,只想说一句——趁蝴蝶扇动翅膀没形成风暴之前,赶紧行动起来将其扑灭。而且培养起来的精微觉知甚至还能帮你突破现有体式练习的瓶颈,心动不心动?感不感兴趣?

理疗相关培训

理疗大课是一个好的练习机会,但受课程时长和大课特质的局限,总不能完全覆盖到具体的个人情况,并且很多知识点是无法在大课上教授的,比如细致的评估和推导过程,比如全套的体式和相关技法教学,比如背后作为支持的物理学、生物力学、呼吸法等理论支持。

如果你的疑难杂症久攻不下,或是想未雨绸缪把’蝴蝶‘在最初时刻就揪出来,那可能一套专业的理疗培训就再适合你不过。

「欲购从速最后名额」Nature理疗50小时导师培训-脊柱中轴模块6.22-27

改变不良习惯

但记住,无论是常规大课还是相关专业培训,最重要的还是改掉不良习惯,不然修正过的问题又会重现。

而改掉不良习惯的核心是持之以恒,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细致、更多的专注。才有可能把这些调皮的’蝴蝶‘找出来,或是把已经形成的’风暴‘给扑灭。

欢迎留言和转发

有任何意见建议也请不吝赐教,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感恩,Namaste

copyright

NatureInYoga

N.I.Y

NatureChen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by/121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