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DDH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

一般认为遗传和原发性胚质缺陷对发病可能起重要作用。胎儿的髋关节开始是间质性软骨形成的裂隙,先呈深凹圆形,然后逐渐变浅,呈半圆形。出生时,髂骨、坐骨及耻骨仅部分融合,髋臼窝极浅,所以分娩时胎儿髋关节有很大的活动幅度,以使胎儿容易通过产道。因此,胎儿在出生前后这段时间内,最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若胎儿下肢置于伸直内收位,则股骨头不易置于髋臼的深处,极易脱位。

1.新生儿和婴儿期的表现

(1)关节活动障碍患肢常呈屈曲状,活动较健侧差,蹬踩力量位于另一侧。髋关节外展受限。

(2)患肢短缩患侧股骨头向后上方脱位,常见相应的下肢短缩。

(3)皮纹及会阴部的变化臀部及大腿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患侧皮纹较健侧深陷,数目增加。女婴大阴唇不对称,会阴部加宽。

2.幼儿期的表现

(1)一侧脱位时表现为跛行;双侧脱位时则表现为“鸭步”,患儿臀部明显后突,腰前凸增大。

(2)患肢短缩畸形除短缩外,同时有内收畸形。

3.分类

(1)根据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分类一般可将其分为以下3种类型。

①先天性发育不良股骨头仅略向外移,Shenton线基本正常,但CE角可减小,髋臼变浅,Dunn称此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Ⅰ级。

②先天性半脱位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但仍与髋臼的外侧部分形成关节,Shenton线不连续,CE角小于20°,髋臼变浅,属Dunn分类Ⅱ级。

③先天性完全脱位股骨头完全在真性髋臼以外,与髂骨的外侧面形成关节,逐渐形成假髋臼,原关节囊则嵌夹于股骨头与髂骨之间,属Dunn分类Ⅲ级。

※Shenton线正常时,闭孔上缘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弧形线相连形成一条连续的弧线,髋关节脱位时此线中断。

※CE角(Wibergcentral-edgeangleCE角):即股骨头中心点的垂线与髋臼外侧边缘的夹角。年Wiberg首先采用测量CE角的方法评价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认为CE角正常25°,如20°具有病理意义。年Fredrnsborg对CE角的测量统计,正常范围为25°~51°,平均为38°。

(2)根据脱位的程度分类分为以下4度:

①Ⅰ度脱位股骨头骺核位于Y线以下、髋臼外上缘垂线之外。

②Ⅱ度脱位股骨头骺核位于Y线与Y线的臼上缘平行线之间。

③Ⅲ度脱位股骨头骺核位于臼上缘平行线高度。

④Ⅳ度脱位股骨头骺核位于臼上缘平行线以上,并有假臼形成。

4手法检查:

1.Ortolani试验和Barlow试验

适用于自出生至3个月之间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Ortolani的方法是将患儿两膝和两髋屈至90°,检查者将拇指放在患儿大腿内侧,示指、中指则放在大转子处,将大腿逐渐外展、外旋。如有脱位,可感到股骨头嵌于髋臼缘而产生轻微的外展阻力。然后,以示指、中指往上抬起大转子,拇指可感到股骨头滑入髋臼内时的弹动,即为Ortolani试验阳性。Barlow试验与Ortolani试验操作相反,检查者使患儿大腿被动内收、内旋,并将拇指向外上方推压股骨大转子,可再次感到一次弹动。

2.Allis征(Galezzi征)

使新生儿平卧,屈膝85°~90°,两腿并拢,双足跟对齐,如有本病,可见两膝高低不等。这是患侧股骨上移所致。

3.套叠试验

使患儿平卧,患侧髋膝关节各屈曲90°,检查者一手握住其股骨远端和膝关节,另一手压住其腹股沟,在提推患肢膝部时,如感到大转子随之上下活动,则为套叠试验阳性。

4.髋膝屈曲外展试验

使受检婴儿平卧,髋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双手握住其膝部,拇指在膝部内侧,其余的四指在膝部外侧,正常的婴儿一般可外展80°左右,若仅外展50°~60°,则为阳性,只能外展40°~50°为强阳性。

5.Nelaton线

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正常时通过大转子顶点,称为Nelaton线,髋关节脱位时大转子在此线之上。

6.Trendelenburg试验

嘱小儿单腿站立,另一腿尽量屈髋、屈膝,使足离地。正常站立时对侧骨盆上升;髋关节脱位后,股骨头不能托住髋臼,臀中肌无力,使对侧骨盆下降,从背后观察尤为清楚,称为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是髋关节不稳定的体征。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出生后一旦确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应立即开始治疗,可望获得一个功能接近正常的髋关节。治疗开始时的年龄越大,效果越差。









































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yy/52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