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留言区写下你的诊断和大家一起讨论~答案将在下期公布~

作者:叶子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患者男,26岁,右髋部疼痛一年,活动受限半年。

现病史: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痛,开始较轻,去医院就诊,拍片检查考虑“滑膜炎”,口服止痛药效果欠佳,医院再次拍片未见明显异常,因疼痛加重,一直口服止痛药治疗,近半年髋关节活动受限,跛行,疼痛以活动时及夜间加重,无发热。患者神志清,进食睡眠好,近半年体重减轻约5公斤。

X线检查示:右侧股骨小转子处见纵行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局部可见轻度硬化,邻近骨皮质增厚、毛糙,周围似见软组织肿块影,右侧髋关节在位,关节间隙尚可,关节面尚光整。

右侧股骨小转子改变,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建议CT/MR检查。

MR平扫及增强示:

右侧股骨上段见不规则形长T1短等T2异常信号,直径约1.5cm,邻近骨皮质破坏,其内骨髓可见斑片状长T1等长T2混杂信号,边界不清,股前方可见软组织肿块,呈长T1等长T2混杂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注入GD-DTPA后,股骨内病灶呈轻度强化,周围软组织呈明显不均质强化。左侧髋关节诸组成骨对位关系可,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征象,双侧髋关节可见少量斑片状长T2液体信号影。

你的诊断是?诊断依据是?

----------♀我是分割线♀---------

上期病例戳链接:

影像表现:

胸9-12椎体及附件内可见范围不等稍长T1、短及稍长T2异常信号影,尤其以胸11及胸12椎为著;胸11-12椎间盘变窄,T2信号减低;椎旁软组织及右侧腰大肌肿胀,其内可见团片状长T1长T2信号,沿腰大肌异常信号约18×5.6厘米大小,右侧肾脏受压向外侧移位;增强扫描病变椎体有较明显异常强化,软组织内病变可见囊壁明显强化。

所示脊髓未见异常,椎管内未见明确异常强化灶。

影像诊断:

胸9-12椎体及椎旁软组织内异常信号影,考虑结核并椎周软组织脓肿可能性大,以右侧腰大肌内脓肿为著。

穿刺引流物脓液,干酪样坏死性结核。特殊染色结果:PAS(-),抗酸染色(+)。

讨论:

腰椎结核多见于成人,病变局限于椎体的上下缘,很快侵犯至椎间盘及相邻的椎体。椎间盘破坏是本病的特征,因而椎间隙很窄。椎体破坏后形成的寒性脓肿可以有两种表现:

①椎旁脓肿:脓液汇集在椎体旁,可在前方、后方或两侧。以积聚在两侧和前方比较多见。脓液将骨膜掀起,还可以沿着韧带间隙向上和向下蔓延,使数个椎体的边缘都出现了骨腐蚀。它还可以向后方进入椎管内,压迫脊髓和神经根。

②流注脓肿:椎旁脓肿积聚至一定数量后,压力增高,会穿破骨膜,沿着肌筋膜间隙向下方流动,在远离病灶的部位出现脓肿。腰椎病变所致的椎旁脓肿穿破骨膜后,积聚在腰大肌鞘内,形成腰大肌脓肿。腰大肌脓肿还可沿腰大肌流窜至股骨小转子处,成为腹股沟处深部脓肿。它还能绕过股骨上端的后方,出现在大腿外侧,甚至沿阔筋膜下流至膝上部位。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有低热、疲倦、消瘦、盗汗、食欲不振与贫血等全身症状。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通常为轻微疼痛,休息后症状减轻,劳累后则加重。腰椎结核病人在站立与行走时,往往用双手托住腰部,头及躯干向后倾,使重心后移,尽量减轻体重对病变椎体的压力。病人从地上拾物时,不能弯腰,需挺腰屈膝屈髋下蹲才能取物,称拾物试验阳性。

影像学检查表现以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上缘或下缘,很快侵犯至椎间盘,表现为椎体终板的破坏和进行性椎间隙狭窄,并累及邻近两个椎体。

寒性脓肿表现:在腰椎正位片上,腰大肌脓肿表现为一侧腰大肌阴影模糊,或腰大肌阴影增宽,饱满或局限性隆起。慢性病例可见多量钙化阴影。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部位,有无空洞和死骨形成。即使是小型的椎旁脓肿,在CT上检查时也可发现。CT检查对腰大肌脓肿有独特的价值。

MRI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在炎性浸润阶段即可显示异常信号,但主要用于观察脊髓有无受压和变性。

鉴别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本病均有骶髂关节炎症,没有全身中毒症状,看不到骨破坏与死骨,椎间盘不受累,发展较重时椎体边缘及小关节韧带骨化。

2、化脓性脊柱炎:发病急,有高热及明显疼痛,进展很快,早期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影像表现进展快,很少形成死骨。最初骨质破坏,骨质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软骨板或皮质骨破坏形成椎旁脓肿,骨破坏与新骨形成同时进行,随病变进展,骨质逐渐增生,骨密度增高,骨质硬化。

3、脊柱肿瘤:多见于老人,疼痛逐日加重,影像可见骨破坏累及椎弓根,椎间隙高度正常,一般没有椎旁软组织块影。

置顶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医院
治疗白癜风中药配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wh/84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