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放弃"紧跟新版本由熟人社交变兴趣社交

一款名为"秘密"的APP近期忽然走红,业内惊呼"匿名社交"原来可以这么疯狂,用户则喜欢"秘密"上那满满的负能量:八卦、调侃、隐私、甚至于毁谤。比如有用户在秘密上嘲笑阿里旗下的社交产品来往:"来往花了那么多钱,用了那么多人……产品做得还不如秘密,情何以堪?"这条充满负能量的"秘密",取得了数千人称赞。但是不为这些人所知的是,4月14日上线的新版来往开始选择与"朋友就是要来往"的初衷拉开距离,从与同质的熟人社交,转向买通陌生人与轻熟人的"兴趣社交"。不再紧跟有这样一句话说得貌似颇具道理:"能干掉的,一定是和不一样的东西。"4月14日,阿里巴巴团体旗下"来往"全新5.0版本上线,"扎堆"成为新版来往的核心功能。全新改版的来往对"扎堆"功能做出了大量调解,并将公众账号也升级融入扎堆功能中。同时,这一次来往没有再去屏蔽对手,反而伸出橄榄枝--在新版中,用户可以将扎堆内容1键分享到好友、朋友圈、微博等。曾几何时,移动IM的Logo统一变成了"对话气泡 点点 任一底色"的组合,这底色很多时候还都是绿色,你想吧,、来往、陌陌、微米、米聊、秘密……让人怀疑UI设计师的创造力都跑哪儿去了?移动IM在功能上也白癜风有甚么症状大同小异,除独辟蹊径的陌陌,由于和不那么类似,构成了自己的护城河。来往推出全新5.0版本,把扎堆提到了功能第一。用户可以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络。过去的来往曾格外看重熟人社交,喊出"朋友就是要来往!",还仿照,推行公众账号平台。后来发现,一切的努力不过是在走的老路,要超越很难。这一回,阿里巴巴选择主推扎堆,从兴趣社交切入,通过共同兴趣让陌生人变成轻熟人,最后到熟人。确切是上目前还没有提供的一块空白。 同类产品市场已趋于饱和基于熟人社交转变到基于兴趣,来往的变化进程是渐进式的。从来往iOS客户端在2012年7月底上线,到2013年下半年,来往一直坚持于做熟人之间的社交平台。在那1时期的来往,"私密性"非常被看重,比如,扎堆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没有推荐的广场,用户只能通过扎堆码或二维码扫码进行"扎堆"。直到2014年3月初,扎堆二维码公然,还出现了扎堆名片发送、扎堆置项、扎堆信息流、扎堆搜索等功能。到了3月末的更新当中,扎堆已升级为一级导航,新增扎堆最新信息,支持扎堆内容分享。由兴趣开始,引导陌生人成为朋友,建立社交络。这类方式是来往扎堆的独创吗?好像也不是。扎堆的竞争对手已出现很多了。在2003年,带着员工吃饭的李彦宏首次提出了做贴吧的想法,百度贴吧发展十年,总注册用户已突破10亿,有超过810万个兴趣吧。李彦宏本人还是生活吧、植物吧、白皮松吧的忠实吧友。豆瓣小组也是精致的兴趣社交,根据兴趣图谱聚合用户。虽然没有强关系链,豆瓣的豆友还是乐意在电影、星座、美剧、动漫、户外等群组里聊得火热,有的还以此深入组织线下活动。另外,还有基于新浪微博用户的移动IM微米,也是一款在寻觅发展机会的兴趣群组社交应用。都是兴趣社交,后来才出现的来往扎堆,会超越上面这些的先发优势吗,可能要看马云和阿里团体的强推魄力。 马云态度变软:慢慢来阿里此次推行来往扎堆的做法是,在4月19日至21日期间,有数千个特点扎堆同时上展开活动,通过"辞职去旅行"、"烂片大吐槽"等主题,和五花八门的礼物,让用户展开互动。从来往诞生开始,马云、陆兆禧两人都为它写过不止1封内部邮件。去年10月,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论坛发帖,强制每一个阿里员工11月底前必须有外部来往100个用户。"谁不参与,谁就不该呆在这公司里。"马云乃至将推行来往称为"阿里人在无线时期争取生存权利的努力"。但是,随着追逐的战线拉长,他在今年3月份的表态中已显得不再那么急迫,"最后好与坏还有年,慢慢来。"同时,已有阿里移动战略产品重心从来往转移到淘宝、支付宝钱包的传闻出来。回过头来看,一系列强推来往的做法也未必有好的收效,用户数虽然在猛增,但其中不乏有尝鲜者,和为了获得治白癜风哪一个医院最好红包、返券注册了账号,后来变得活跃性极差的"僵尸"用户。一些来往用户的好友乃至只有一个--为了帮助在阿里工作的员工朋友获得"呆在这公司里"的资格。更使人烦恼的是,一些基于来往的营销活动逐渐滋生,与营销不同的是,在来往平台上被看重的是与其关联的淘宝账号,那可是活生生的真实淘宝用户!相干营销软件应运而生,比如,利用一款名为来往营销助手的辅助营销软件,就可以通过来往敲门功能批量加好友,批量约请我的好友进入自建的扎堆等等。引发淘宝商品推销、图片发布等垃圾信息泛滥。这些问题,也成为来往发展的隐忧,此前微博也曾因僵尸号、营销泛滥等问题饱受用户诟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by/6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