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 扁平髋症状 >> 髋关节源性腹股沟区疼痛的影像学检查不要轻
KieranO’Sullivan,BenDarlow,PeterO’Sullivan,BruceBForster,MichaelPReiman,AdamWeir
线上执行主编:郭全义医院
审校:朱伟医院运动医学科教授
翻译:医院医院关节外科
摘要
随着对股骨髋臼撞击(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综合征的认识加深,髋关节影像学和髋关节镜技术的不断进步,盂唇损伤和软骨损伤被逐步认为是髋关节源性腹股沟区疼痛的潜在病因。因此,髋关节影像检查的数量和手术率迅速增长[1]。然而,目前尚没有有力证据证明髋关节镜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虽然,影像学结果必须与结果临床体征和症状结合,才可以对FAI综合征做出诊断,但影像学仍然是FAI的主要手术指征[2]。多数患者(71%)是愿意仅根据一位医生的建议就接受手术治疗的[3]。然而这种对影像学的依赖是否合理值得质疑。这种依赖是否会造成各种风险(例如辐射,后续检查,成本)?是否可能导致对髋关节源性腹股沟区疼痛管理不尽完美?
影像学发现是否可以预测髋关节源性腹股沟区疼痛?
存在较大的凸轮形态并伴有髋关节内旋受限的人群,未来出现髋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25倍[4]。虽然如此高的相对危险度不容忽视,但是由于还有其他混杂因素的存在,许多具有同样形态的人并不会发展为髋关节炎[4]。超过50%的运动员具有凸轮形态,超过65%的无症状人群(包括运动员)存在髋臼唇撕裂[5]。我们以往认作是病理改变的一些影像学表现(如钳夹形态),实际上可能只是机体保护性的适应[6]。目前,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上并非普遍应用[7],影像学结果和髋关节疼痛的关系尚不清晰,这都使我们难以区分影像学阳性表现和良性解剖变异。因此我们强烈建议用凸轮“形态”这个术语,取代我们以往应用的“畸形”一词。用影像学表现来解释疼痛时,尤需谨慎。
临床考量
不要急于进行影像学检查
尽管对于一些髋关节源性腹股沟区疼痛患者确实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但确定哪些患者需要影像学检查,哪些检查结果可用于指导诊疗,必须与病史(例如创伤性发病与否)、体格检查结果、年龄和活动水平等因素综合进行考量。考虑导致腹股沟区疼痛的其他原因也至关重要,利用诊断性髋关节封闭[8]来确认关节病因可能有用。
小心解读影像检查结果
报告影像检查结果时,应遵守CLEAR原则[9]。
一致的语言描述:应使用准确和易懂的词汇,以最不易引起患者恐惧的语言来描述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免患者错误地认为腹股沟区疼痛一定是由结构“损伤”引起。[9]
流行病学信息:与同年龄段的无症状人群进行比较,可以帮助患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更全面地看待研究结果。
评估相关性:如果脱离了临床检查,很难解释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否有意义。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影像学诊断标准[8],因为髋关节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种族和负荷史。
以史为鉴
在一些临床情况下,手术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率,但并没有带来明显的临床效益,例如:腰椎间盘切除术,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术和部分半月板切除术。这些历史可能在髋关节领域重演;具有正常的组织形态变异的患者,被臆断为病变而进行了手术。在FAI综合征治疗中,即使确定存在凸轮形态,并且与疼痛紧密相关,也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哪一种特定的治疗方法(手术,保守护理,康复或药理学)优于其他方法。[8]
以人为本
肌肉骨骼疼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训练负荷、睡眠、压力、疲劳、心态、信仰、情绪,以及结构形态。影像学发现只是其中冰山一角。这些“非结构性”因素不但影响疼痛的感觉,也影响局部组织的弹性和敏感性,更需要综合考虑多重模式的影响和各种体格检查的结果。与组织结构形态相比,这些因素与治疗结果的关系往往更大。
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些研究方法可能会增进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改善治疗模式。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应注意控制与疼痛进展相关的关键混杂因素(例如训练负荷、睡眠情况、情绪、压力),以更好地分清髋关节形态本身,对髋关节源性腹股沟区疼痛发生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果有的话)。目前有几项试验正在进行,这些试验试图比较关节镜下FAI手术与(1)设计良好的保守治疗方案,和(2)安慰型假手术的疗效。除非有证据证明关节镜FAI手术确实比上述二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否则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这项手术。
那么,如何避免草率诊断?
目前临床医师做出的治疗决策时可能过分依赖影像学检查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影像学只能够作为运动员健康状况整体评估的一部分。应以易懂的方式报告调查结果,并注明同年龄段无症状人群同类组织形态变化的出现率。
通过这种方式,影像学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但不一定作为诊断治疗依据。这样做有助于确保患者本身得到有效的治疗,而不是通过治疗得到更好的影像学结果。
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eMay,52(9)-;DOI:10./bj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