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照亮援疆之路

——记援疆医师、援疆使命实践者何天兵

“叮铃铃”,刚走出机场,电话响了,将行李换到左手,何天兵拿起了“医院明天有一台手术,只是那位骨科病人点名要援疆专家手术,我知道您今天回湖北了,您看您......”

“没问题,我马上买票,立即返回。”听出那迟疑的话语中未说出的难言之意,何天兵同志一口答应。

这是发生在年1月10日23时的事。刚到家见到老家年迈的父母,怕父母担心,悄悄立即搭车到县城,接着迅速打车到武汉,从武汉乘飞机到乌鲁木齐,然后转机至博乐机场,最后又搭医院,年1月11日何天兵同志返回为患者手术,凭着精湛高超的专业水平,很快就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及家属感激万分地说:"湖北援疆专家真的了不起,真的感谢党,让我们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国最好的医疗服务,手术后第二天就能拄拐行走,医学真的神奇。"

“召必应,召必回,只要需要我,我一定到。”这是何天兵同志朴素的信念。祖国的新疆需要他,于是,他来了,来到了新疆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

“既然来了,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这是常挂在援疆医师何天兵口中的一句话,朴实而又实在,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一来,他就完成了复杂双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三踝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特别是开展了新的重大手术——先天性扁平髋并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并股骨头坏死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他还记得,第一位患者是一名先天性扁平髋并左侧股骨头坏死的30多岁的男子。当初,由于关节疼痛无法步行,该患者左髋关节严重变异,髋臼硬化严重。长达30多年疼痛的折磨,导致最终无法正常行走,这位男子生活态度消极,施行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良好,手术部位无疼痛感,术后第2天就能扶助行器下地行走。

那天查房,这位男子紧紧地握住何医师的手,说:“感谢您给了我重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如果没有您,我不能想象我以后的日子是怎样的?!谢谢谢谢您!”

看着男子感激的面容,何天兵同志安慰地拍了拍他的手,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

医者只是尽了一个医者的本分,可对于患者来说,却不啻于一次新生,医院外科的实际情况,他成立了骨科亚专科专业小组,给专项小组医务人员传授新知识、新技术,集中培训,在骨架标本上演示,并规范了骨科危重病人诊治及抢救流程,不仅在理论上指导,更在手术操作上引领。在他的带领下,关节及脊柱病人伤残率大大下降,随着骨科专科建设快速发展,手术量大大提高,以往一年骨科仅有的一两台手术,到今年仅7月就完成了接近7年的手术量。

如今,已是春4月,援疆生涯即将结束。援疆路上,有不适,有辛劳,更有不被理解的委屈,随着春天的到来,这些统统化作甘甜,成为记忆中那抹不去的风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援疆医师、援疆使命实践者何天兵遵循的人生信念,也一直指引着他行走人生道路。

供稿丨何天兵

监审丨李新军编审丨王晓玮编辑丨丁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zl/130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