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更新内容:对于大面积稳定型坏死,进行了治疗方法推荐更新:非手术保髋(定期随访评估其稳定性决定是否手术保髋)(MNAI≤7)或者手术保髋(MNAI>7)

治疗方法推荐(张颖更新于年10月01日星期四)

类型

方法

小面积稳定型坏死

非手术保髋

小面积中度不稳定型坏死

手术保髋

小面积极度不稳定型坏死

手术保髋

中面积稳定型坏死

非手术保髋(定期随访评估其稳定性决定是否手术保髋)

中面积中度不稳定型坏死

手术保髋

中面积极度不稳定型坏死

手术保髋(术后定期随访评估其稳定性必要时THA)

大面积稳定型坏死

非手术保髋(定期随访评估其稳定性决定是否手术保髋)(MNAI≤7)或者手术保髋(MNAI>7)

大面积中度不稳定型坏死

手术保髋(术后定期随访评估其稳定性必要时THA)

大面积极度不稳定型坏死

手术保髋(术后定期随访评估其稳定性必要时THA)或者非手术保髋(必要时直接THA)

病例分析

患者男,26岁,最早诊断(年3月),双侧侧坏死,当时并未做MR。左侧当时不明显。

当时右侧选择行手术保髋,腓骨支撑治疗,左侧行非手术保髋治疗。

术后6个月

术后12个月

术后24个月,左髋稍感不适

平均稳定指数(ASI)分析

ASI分析

层面

右侧

左侧

分型

得分

分型

得分

A

Ua1

10

Ua2

6

B

Ua1

10

Ua2

6

C

Ua1

10

Ua1

10

D

S

0

Ua1

10

E

S

0

S

0

F

Ua1

10

S

0

G

Ua1

10

Ua1

10

H

Ua1

10

Ua1

10

总得分

60

52

ASI

7.5

6.5

坏死类型

稳定型

稳定型

平均坏死面积(MNAI)分析

MNAI分析

层面

右侧

左侧

A

0

0

B

0

0

C

0

0

D

2.5

2.5

E

5

7.5

F

5

7.5

G

5

7.5

H

10

10

总得分

27.5

35

MNAI

3.44

4.38

坏死类似

中面积坏死

中面积坏死

结论

右侧股骨头坏死:中面积坏死稳定型;

左侧股骨头坏死:中面积坏死稳定型;

治疗方案指导及疗效预测

对于中面积稳定型坏死,推荐的治疗方案为:非手术保髋(定期随访其稳定性决定是否手术保髋)

此类型预测预后良好。

真实治疗方案

患者最终选择:继续非手术保髋(连续口服股骨头坏死愈18个月。)

36个月

48个月

最后随访60个月,双髋形态良好

讨论

对于中面积稳定型坏死,完全可以进行非手术保髋治疗,定期随访评价其稳定型,一般情况下预判这种类型保髋效果良好。欢迎大家讨论。

股骨头坏死后为何会出现硬化带

硬化带的出现,股骨头坏死后一种修复现象,不同的硬化带的稳定型决定了股骨头的稳定性。

下图可以很明显看到股骨头坏死后的硬化带形态

那么如果股骨头不负重,会不会出现塌陷和硬化带呢??

下面是一个例子,患者男,43岁,股骨颈陈旧性骨折40个月,由于各种原因,股骨颈骨折并没有治疗,并且进行了负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力量是通过髂骨外侧直接向大转子近端及股骨传导的,此时的股骨头是不负重的。

这个患者我给他做了关节置换

虽然这个患者的股骨头外观出现了软骨吸收等不规则改变,但是并没有塌陷,也并没有形成硬化带

硬化带出现后,会导致力从较硬的硬化带传导,导致其他区域的骨小梁因为不受力或者少受力而出现骨小梁疏松,断裂,塌陷。因此硬化带是否稳定,对于股骨头稳定至关重要!!

硬化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股骨头不稳定,那么随着塌陷,新形态的硬化带的形成,再到不稳定,从而导致进一步的塌陷。

分型的运用说明

分型运用时,需要将股骨头MR冠状面的所有图片进行仔细阅读,将包含股骨头的每一张按照分型进行对应,并进行评分。如果该层面没有坏死,认为该层面稳定,得分为10分。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硬化带分型图并非能够代表所有的坏死硬化带的走向,有很多时候会表现为多种分型的结合,此时应选择范围最大的分型类型作为最终分型来进行评价(在案例分析中作者给出了具体应用举例)。

评分:稳定型=10分,较稳定型=6分,不稳定型=0分,得分(平均分)=所有层面得分相加/层面数。评价标准见表1,作者将这个得分命名为“平均稳定指数”。

表1平均稳定指数(ASI)

得分

稳定程度

>6

稳定型

3-6

中度不稳定型

<3

极度不稳定型

坏死面积的测量方法

股骨头横断面可以很好的反映坏死的部位及面积,由于坏死区域形态的不规则性导致面积计算困难。在这里作者将横断位的股骨头按照股骨头颈中轴线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四个部分(Figure1):a(蓝色)、b(黄色)、c(绿色)、d(红色),每个代表25%的面积(2.5分),当坏死达到相应区域时,进行相加。作者拟将这种坏死面积测量方法命名为“四分层面”测量法。

三、面积测量方法的运用说明

运用时,需要将股骨头MIR横断面所有图片进行仔细阅读,将包含股骨头的每一张按照面积进行评分。如坏死达到2个区域得分为5分,达到4个区域得分为10分,如该层面没有坏死得分为0分。得分(平均分)=所有层面得分相加/层面数。评价标准见表4。作者将这个得分命名为“平均坏死面积指数”。

说明:当四分区域内的某一个区域,只有一个很小的坏死面积,或者只是一个其他区域面积延伸出来的小角的时候,可以将其面积与有坏死面积的区域的无坏死面积进行替换,这个区域按无坏死计算,以便于提高坏死面积测量的精准度。

表2平均坏死面积指数(MNAI)

得分

坏死面积指数

<3

小面积坏死

3-5

中面积坏死

>5

大面积坏死

我们的口号:关爱股骨头坏死,少走弯路,共同保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ccw.com//mjccyy/11266.html

------分隔线----------------------------